今天盘中没有给出方向。
不过盘后GOOG的表现将影响明天的大盘。
跳低开盘是必然的。会不会重现上次大跌58点也无法确定。
但可以肯定的是再次探底开始了。就是俺说的——大成交量的那一周的高点,是很难逾越的,很可能形成顶部。如果多方非常强大,市场最终一定会走牛,也必然在低点处反复几次,消化消化。
关注50日均线2260-2250的支撑力度。
总的来看两颗十字星加明天的GAP DOWN,形态将十分难看。
Tuesday, January 31, 2006
纳指保持平稳
联储会议结束,纳指并未表现异动。
所以还要看收盘能否守在20日均线以上。
即使乐观看,创新高也不容易,这周和上周高点目前基本持平,上周2314,这周2313略低。
如果破了这个高点,暂时还可以看好。目前20日均线在2290
所以还要看收盘能否守在20日均线以上。
即使乐观看,创新高也不容易,这周和上周高点目前基本持平,上周2314,这周2313略低。
如果破了这个高点,暂时还可以看好。目前20日均线在2290
关于纳指顶部的成交量
再说说俺从图中看到的。
三年来共有四个时间段纳指成交量达到了上一周的水平。
1发生于2003年五月。后来确认不是顶部。但是市场仍然在这里徘徊了5个星期,即大成交量那周之后的一个月内,市场都在盘整等待突破。后来纳指向上突破,延续了牛市。但纳指曾经三度下探1600的支撑,并均得到了有效支撑。
2和3均发生在年底和年初。并被确认为是顶部。
上周的大成交量是第四个。
单纯说会不会形成顶显然缺乏依据。也有不是顶的时候嘛。但必须看到这个区域的强烈阻力。2003年的牛市也是在盘整了一个多月后才获得突破的。
所以,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使大盘牛市仍将延续,也必须要先消化当前的大成交量,并且测试下面的支撑。???
下面的支撑显然在2250左右处。
所以。。。两手准备吧。。。
NOVL羞羞答答创出了新高
看来NOVL走了个白三兵。
布林线的开口形状很美,正在沿着上沿稳定的上走。图形很漂亮!
持续形态——前进白色三兵
此部分形态一般认为市场处于休整阶段,喘息一下后仍将恢复先前的趋势。
图形特点:
三根白色蜡烛线依次上升,开始价处于前一根之内或附近,收市价处于当日最高价或附近。
含义:
市场在某个低位稳定后出现这样形态,标志着即将转强,稳定上升。
补充:
1、如果第二、三根线出现衰弱迹象(一个比一个小或出现长上影线),就构成前方受阻三兵形态。多方力量有所减退。
2、如果第二根长而第三根很小,就形成停顿三兵形态。多方能量衰退。
3、出现受阻和停顿三兵形态,应该平掉多头头寸或对头寸进行止损保护,但不可据之开立空头头寸(应该参照其他信号再作决定或者价位已经处于高水平时才能考虑)。
4、一般情况下,以上两种形态并不是反转形态,只是市场需要寻找方向
Monday, January 30, 2006
Friday, January 27, 2006
还是分析一下今天
长远或者基本面看,SEMI经历了一个长期复苏的过程,估计会继续走强下去。
但是也得看到过程仍将是曲折的。
今天的SOX在窗口550暂时得到支撑。但整个SEMI板块已经面临着调整。很多个股已经先于大盘调整了。
如果缺口被补后,得到强有力支撑(540处),那么新高还指日可待。
如果缺口补上之后抛压依然严重,也可能回探10周均线。
所以目前并不是建仓的最好时机。(不过俺仍然忍不住抓了点NOVL,这股受大盘影响极小,主力只顾自己画线,呵呵,反正这股风险不大,设好止损不管大盘了)
但是也得看到过程仍将是曲折的。
今天的SOX在窗口550暂时得到支撑。但整个SEMI板块已经面临着调整。很多个股已经先于大盘调整了。
如果缺口被补后,得到强有力支撑(540处),那么新高还指日可待。
如果缺口补上之后抛压依然严重,也可能回探10周均线。
所以目前并不是建仓的最好时机。(不过俺仍然忍不住抓了点NOVL,这股受大盘影响极小,主力只顾自己画线,呵呵,反正这股风险不大,设好止损不管大盘了)
回顾一下俺05年12月2日的笔记
是结束还是开始?
sox终于如愿以偿第三次向上跳空,强势近年前所未有。三次跳空有衰竭之说,是否这也是一次最后的疯狂?实际上这是一次有实质意义的跳空。它将485-490的阻力区一举踩在脚下,高高跃起。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区域的阻力之强。sox在这里四次受阻。这也是sox在经过2003年一整年牛市之后下跌途中的重要反弹阻力区(见两年图)。认识到这一层意义,不难想象在sox突破这一区域之后,迎来的将是一个新的开始,它是sox04年9月见底之后重拾升势的再确认,它延续了整个半导体板块的上升通道。突破这一阻力区,我们有理由相信sox的首要目标将会是2年前的高点550-560。 当然,前途是光明的,道路将会是曲折的。。这也是nasdaq能继续创出新高的原因和保证.从长线来看,半导体板块已经走出低谷,压制了sox多年的200周均线已经在今年7月被有效突破,并在10月得到了确认,200周均线开始走平。至于能否走成大牛市,能走多久,那是经济学家的研究课题了。
************************************
今天的SOX抵达五年高点559.60。今天是1月27日,用时55天。。。
俺心里还是很高兴的。虽然俺在中途曾经有过疑虑,疑惑。。。
然而。。。股市不就是这样吗?尽管你猜到了结局,却猜不到会经历怎样的过程。。。
分析市场是一回事,操作又是另一回事,只有既能准确分析市场,又能坚定信心到最后,才能真正成功,才是市场的真高手。
sox终于如愿以偿第三次向上跳空,强势近年前所未有。三次跳空有衰竭之说,是否这也是一次最后的疯狂?实际上这是一次有实质意义的跳空。它将485-490的阻力区一举踩在脚下,高高跃起。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区域的阻力之强。sox在这里四次受阻。这也是sox在经过2003年一整年牛市之后下跌途中的重要反弹阻力区(见两年图)。认识到这一层意义,不难想象在sox突破这一区域之后,迎来的将是一个新的开始,它是sox04年9月见底之后重拾升势的再确认,它延续了整个半导体板块的上升通道。突破这一阻力区,我们有理由相信sox的首要目标将会是2年前的高点550-560。 当然,前途是光明的,道路将会是曲折的。。这也是nasdaq能继续创出新高的原因和保证.从长线来看,半导体板块已经走出低谷,压制了sox多年的200周均线已经在今年7月被有效突破,并在10月得到了确认,200周均线开始走平。至于能否走成大牛市,能走多久,那是经济学家的研究课题了。
************************************
今天的SOX抵达五年高点559.60。今天是1月27日,用时55天。。。
俺心里还是很高兴的。虽然俺在中途曾经有过疑虑,疑惑。。。
然而。。。股市不就是这样吗?尽管你猜到了结局,却猜不到会经历怎样的过程。。。
分析市场是一回事,操作又是另一回事,只有既能准确分析市场,又能坚定信心到最后,才能真正成功,才是市场的真高手。
Thursday, January 26, 2006
呵呵,大盘终于站上20日线
其实,纳指真够顽强。盘中看了一段时间,空头始终不能将多头击溃。
那么如前所述,纳指有理由看得更高。
而且,明天是星期五,就刚才盘后的情况看,明天会大幅高开。
这样,上升通道成功保持住了,俺当然转向牛方。
然而,还有最后一件事,就是联储换人。这是一个忧患,但不会在一两天之内反映出来。只要随时保持警惕应该就可以。
牛市,股市好做,散户容易赚钱,所以当然欢迎牛市。
SOX550明天就能达到了。虽然俺没能坚持到明天。
保持一颗平常心。
能赚到一部分利润就满足了。保存实力,迎接新明天。。。
那么如前所述,纳指有理由看得更高。
而且,明天是星期五,就刚才盘后的情况看,明天会大幅高开。
这样,上升通道成功保持住了,俺当然转向牛方。
然而,还有最后一件事,就是联储换人。这是一个忧患,但不会在一两天之内反映出来。只要随时保持警惕应该就可以。
牛市,股市好做,散户容易赚钱,所以当然欢迎牛市。
SOX550明天就能达到了。虽然俺没能坚持到明天。
保持一颗平常心。
能赚到一部分利润就满足了。保存实力,迎接新明天。。。
今天的20日线在2276
今天恰好开在这个位置,之后一度遭空方打压。10点半时牛方反击,并一举创出近日新高2281。
也许是获利盘太多了,今天的成交量不少。。中午已过指数又被打下2276这个20日均线。
下午多方能夺回阵地吗? 未知。只是需要警惕。。
领头股只有AMD一枝独秀,GOOG,AAPL已经全然缴械。。
SEMI板上除了NOVL全是绿的,形势一片大好。(惭愧,昨天还在推荐NOVL,呵呵)
然而BRCM似乎已经上涨乏力,59屡冲不过。MRVL仍然在66受到阻挡。
小股票高位横盘每日拉阳线但股价不涨的不少。
所以必须要警惕。
继续观望。。。
也许是获利盘太多了,今天的成交量不少。。中午已过指数又被打下2276这个20日均线。
下午多方能夺回阵地吗? 未知。只是需要警惕。。
领头股只有AMD一枝独秀,GOOG,AAPL已经全然缴械。。
SEMI板上除了NOVL全是绿的,形势一片大好。(惭愧,昨天还在推荐NOVL,呵呵)
然而BRCM似乎已经上涨乏力,59屡冲不过。MRVL仍然在66受到阻挡。
小股票高位横盘每日拉阳线但股价不涨的不少。
所以必须要警惕。
继续观望。。。
Wednesday, January 25, 2006
明天可能走到2274
下面的图是一天的分钟图
所以未来走势也只能以分钟最多一日来预测。
大盘收在2260,已经向上突破了这个楔形。估计明天还会试探2270。
多头目前紧守2250-2255一线,也许不到周五局势不会明朗。
10周均线在2263处。方向仍未明。。。
不过SOX又重新攀上10日线,显示SEMI远强于大盘。
如作多,还是选SEMI股。
当然了,还因为俺对别的板块不熟悉。呵呵。。
现在精力没那么多,以后再逐渐扩展其他板块吧。。。
大盘收在2260,已经向上突破了这个楔形。估计明天还会试探2270。
多头目前紧守2250-2255一线,也许不到周五局势不会明朗。
10周均线在2263处。方向仍未明。。。
不过SOX又重新攀上10日线,显示SEMI远强于大盘。
如作多,还是选SEMI股。
当然了,还因为俺对别的板块不熟悉。呵呵。。
现在精力没那么多,以后再逐渐扩展其他板块吧。。。
Tuesday, January 24, 2006
GOOG也在20日线受阻
还没有恢复强势。
不过很快攀回440,已经很不错了。也许主力真是为了吃掉这许多CALL?
AAPL今日也无法站稳20日线。
龙头股风光已经不再。
在旧龙头已变弱势,新龙头是谁还不知道的情况下,怎么看多?
后面的不确定因素更多。
。。。。。。
不过很快攀回440,已经很不错了。也许主力真是为了吃掉这许多CALL?
AAPL今日也无法站稳20日线。
龙头股风光已经不再。
在旧龙头已变弱势,新龙头是谁还不知道的情况下,怎么看多?
后面的不确定因素更多。
。。。。。。
Monday, January 23, 2006
反弹纳指20日线将受考验
反弹可期,但是纳指将在20日线2270处受到考验。
回复上升通道,20日线是必夺之地。若能成功夺回,还有余地。若屡冲不过,谨防再次下跌。。。
不过。。。估计够呛。。。
SEMI的走势要好于大盘,目前还维持在20日线上,可以说上升通道还没有破。但是近日的K线组合不佳,个股已露疲态。可能会继续调整。马上转强续创新高可能性不大。。。
回复上升通道,20日线是必夺之地。若能成功夺回,还有余地。若屡冲不过,谨防再次下跌。。。
不过。。。估计够呛。。。
SEMI的走势要好于大盘,目前还维持在20日线上,可以说上升通道还没有破。但是近日的K线组合不佳,个股已露疲态。可能会继续调整。马上转强续创新高可能性不大。。。
Saturday, January 21, 2006
别了格林斯潘 来了伯南克(节选)
文/陈敏强
关于美联储新主席提名的各种猜测已尘埃落定,市场的注意力自然转向美联储今后的货币政策策略会发生什么变化。伯南克领导下的美联储主要有三种选择:一是不变,即维持格林斯潘时代既定的货币政策框架不变,这种框架可以用布兰德教授确立的“格林斯潘标准”来概括,其核心是“风险管理”,这是格林斯潘最为得意的创见之一,布兰德教授用简练易懂的语言将之描述为“最低限度的策略限制性,而最大限度的策略灵活性,且不需过多的解释。”有人说,这是一种比较适合于“新经济时代”的货币政策框架,也就是在格林斯潘时代在货币政策个人化基础上形成的货币政策框架。这种框架对美联储主帅的素质有极高的要求,换了格林斯潘,接班人能否自如地驾驭这种框架还真难说。除了格林斯潘外,美联储一些现任和前任高官也支持这一框架,如美联储理事科恩(Donald Kohn)、美联储前副主席里夫林(Alice M. Rivlin)、美联储前理事耶伦(Janet L. Yellen)等。二是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这不仅是伯南克在理论上极力推崇的一种货币政策框架,而且被认为可为后格林斯潘时代美联储得以巩固沃尔克-格林斯潘时代反通货膨胀成果与公信力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即要使反通货膨胀制度化,同时也是改善美联储运作(主要指增加透明度和政策责任追究制)的重要手段(目前美联储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已有明显改善,据说是受伯南克出任理事后的影响所致)。但通货膨胀目标制有可能会削弱美联储的灵活性和应对危机的及时性,当然也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经济增长。客观地说,如果美联储新主席没有格林斯潘应对危机那样的“绝活”,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倒是一种“万全之策”。
在“不变”与“变”之外,近年来还出现了第三种声音,即主张美联储在反通货膨胀的同时,还应积极应对和抑制资产价格的膨胀,以防止各种资产泡沫无度发展最终引发经济金融危机。尽管就目前而言,这种思潮或观念仍没有形成一种可能的货币政策框架,但近年来全球股市泡沫破灭所造成的影响以及房地产泡沫急剧膨胀所带来的潜在威胁使得持这种观点的人底气十足,前美联储纽约分行研究部主任、现任美国布兰戴斯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瑟切提(Stephen G. Cecchetti)、前国际清算银行总经理克罗克特(Andrew Crockett)和经济学家考夫曼等人(Henry Kaufman)就是这种声音的急先锋。美联储现任领导层总体上尚未认同这种观点。格林斯潘极力反对这种观点。伯南克2002年10月15日全美商业经济学协会纽约分会集会上发表题为“资产价格泡沫与货币政策”的演讲时再次强调只有当资产价格对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造成不利影响时,美联储才应采取措施。有人认为,伯南克的这一观点实际上为美联储容忍20世纪90年代股市泡沫和当前的房地产泡沫提供了理论弹药。早在1999年8月的杰克逊霍尔研讨会上,当时的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主任伯南克与纽约大学教授格特勒(M.Gertler)就发表了一篇题为“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波动”的著名论文。该论文论证了如果中央银行对股市做出反应必然会引起政策不稳定的结论,并建议实行一种货币政策只对通货膨胀而不对股市波动做出反应的规则。尽管伯南克承认,货币政策不足以控制资产价格的跌宕起伏所带来的危害,但从历史上看,只有在货币政策不做出积极反应的情形下资产价格崩溃才会产生持续的危害。因此,他指出,中央银行将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看成是一致和互补的目标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伯南克和格特勒的论文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建议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他说,实现价格与金融稳定双重目标的最佳的币政策框架是实行灵活的通货膨胀目标制,也就是上面提及的只有当资产价格的波动有可能引起通货膨胀预期变化时中央银行才应做出反应,而不是主动刺破泡沫。伯南克和格特勒的这篇论文出笼后不久,学术界便将其观点冠以“伯南克–格特勒模型”之称,并将其看成是“伯南克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不过,瑟切提等人却抓住了伯南克和格特勒论证逻辑上的弱点,指出“伯南克-格特勒模型”预示着在许多情形下中央银行应对资产价格泡沫做出系统性反应,而不是等到泡沫破灭后才采取行动。英格兰银行、欧央行和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均认为伯南克的观点是错误的,中央银行有时候应提高利率以抑制资产价格猛涨成泡沫。
现行的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今后会如何演变,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但有一点似乎较明显,那就是伯南克会尽力使美联储朝着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方向发展。这个过程很可能(也只可能)是渐进的而不是突进的。伯南克上任后会以各种形式直接或间接地说服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反对者,并增强支持者的声音。美联储目前实行的货币政策框架已有了较好的基础,透明度也已有所增大,美联储已做到在每次例会前公布前次会议的记录,并从2003年开始发表两年期的经济预测(包括对通货膨胀的预测)。虽然美联储尚未发布显性的通货膨胀目标,但美联储将核心通货膨胀率定在1%~2%这样的“舒心间区”实际上表明美联储当前的货币政策框架已逐渐接近通货膨胀目标制。伯南克不是那种教条、刻板或僵化的学者型高官,但他也不大可能会以宗教般的虔诚去推进通货膨胀目标制。
在当今世界上,几乎没有哪个对通货膨胀怀有好感,或认为通货膨胀无关紧要,或认为为了增加就业可以牺牲通货膨胀的人可以当上中央银行行长的。对通货膨胀的态度如何已成为甄拔中央银行行长人选的重要门槛。2002年8月,当伯南克走马上任美联储理事时,美国经济正经受着通货紧缩的威胁,连格林斯潘这样的反通货膨胀能手对通货紧缩虽说不上“谈虎色变”,但也怕之三分,并以连续降息来对付通缩压力的增大。伯南克反通缩的立场十分鲜明,他主张运用非传统的工具来抑制通缩,如大量购进长期国债,或可更形象地说,可以像从直升飞机上抛撒货币那样放松银根。媒体很快便给伯南克起了个“直升飞机本”的绰号。“直升飞机本”的主意令一些市场人士不免心生疑虑,觉得伯南克在通货膨胀问题上与沃尔克和格林斯潘相比似乎有点“软”,揣度着伯南克是不是个“鸽派”。不过,大多数人对此并不过分担心,看看这些年来伯南克不遗余力地为通货膨胀目标制“鸣锣开道”,说伯南克是通货膨胀“鸽派”也太过不公道了。最近,美国媒体就通胀的“鸽派”与“鹰派”之别提出了一条新的判别标准,即以对通货膨胀走势的看法和判断为准绳区分“鸽派”与“鹰派”,现代“鹰派”与“鸽派”均主张将通货膨胀控制在低水平上,“鹰”与“鸽”之分在于前者认为通货膨胀的压力较大而需提高利率以抑制之,而后者则认为通货膨胀将保持稳定而无需调升利率。若按此标准,根据伯南克近来的公开言论,有人认为,伯南克是传统的“鹰派”,而现代的“鸽派”,因为伯南克多次表示通货膨胀将维持在较低水平上。如果伯南克这一预测或判断是正确的,他很可能主张将利率维持在较低水平;如果伯南克的预测或判断错了,他会赶紧升息,而且升息的幅度甚至会比格林斯潘更厉害。近来美国《华尔街日报》上有一幅漫画,画着秃顶留着银白色落腮胡子的伯南克一只手托捏着下颌,神情严肃而略有些疑惑,左肩上站着一只老鹰,右肩上站着一只嫩鸽子。媒体的判断对伯南克上任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走势兴许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在近年关于美联储货币政策恰当性的争论中,美联储认为当前美联储的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仍低于均衡水平,这意味着2006年初美联储需继续升息。而金融市场则预期美联储的升息周期很快就要结束了,也许不需等到2006年。美联储官员对此有些纳闷,金融市场的预期隐含着至今的升息已基本够了的信息,如果美联储继续升息,经济是否真会受不了;美国经济是否还存在其他因素表明美联储应继续升息呢?伯南克倾向于认为升息快要结束了。在2005年3月的一次讲话中,伯南克对市场判断为什么美联储应停止升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市场认为当前的联邦基金均衡利率要低于以往。在出任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后的几次讲话中,伯南克一再预测通货膨胀将维持在低水平。市场怀疑这是否是伯南克在故意释放乐观空气,伯南克出任美联储主席后是否还坚持这样的说法。众所周知,格林斯潘以利率试错的方式预防通货膨胀的习惯是“宁高勿低”,伯南克是支持“前瞻式”的货币政策策略的,他曾说过,只有当决策者提前预见到问题的发展脉络,决策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曾与伯南克在美联储同事过的布莱恩•萨克说,伯南克在试错习惯上可能更为保守些。沃尔克和格林斯潘上任后不久均升息了,这是偶然还是必然,是显示他们反通货膨胀的信心,还是为了争取公信力?伯南克上任后是否也会这样做呢?关键要看伯南克对通货膨胀的预测是否准确。结果与选择将是十分清楚的。2005年12月13日,美联储决定将联邦基金目标再提升0.25个百分点,这是美联储自2004年6月30日升息以来第13次以同样幅度提升联邦基金利率至4.25%。看来,伯南克上任后调升利率的空间已所剩无几。
在格林斯潘告别美联储之际,美国人为感谢这位传奇般人物对美国经济的贡献,用尽了最美好的言词盛赞他的丰功伟绩。其实,伯南克接手的美国经济并非是完美无缺的。近月来,在国际油价持续高涨的冲击下,美国的通货膨胀压力显著上升,9~10月份,CPI同比增长率均超过4%,11月份虽减缓至3.5%,但通货膨胀压力依然较大。近年来,美国经济的失衡日益严重,高消费低储蓄加之政府财政赤字膨胀,导致经常项目逆差持续恶化,2005年估计会超过7000亿美元,占GDP的比重将超过6.5%。还有房地产市场正在形成历史上最大的泡沫。关于美国经济及世界经济失衡的原因的争论十分热闹,无论是大牌的经济学家,还是无名小辈,都争先恐后地发表见解,伯南克也不例外。2005年3月10日,在弗吉尼亚首府里士满由弗吉尼亚经济学家协会举办的“Sandrige讲座”上,伯南克发表了题为“全球储蓄过剩与美国经常项目逆差”的长篇演讲。伯南克首次提出了美国近年的经常项目逆差是由全球储蓄过剩而不是由美国极度消费引起的观点。“全球储蓄过剩”一词立即在全世界引起了强烈的“轰动效应”。伯南克所谓的“全球储蓄过剩”主要是指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从净借款者演变成为净贷款国,再加上德国和日本等主要工业国家的高储蓄,从而形成了全球储蓄过剩。他认为全球储蓄过剩不仅推动了美国股市的繁荣,增加了美国家庭的财富,而且是造成美国储蓄率下降及经常项目逆差扩大的根本原因。对于为什么全球储蓄过剩对美国经济的影响要大于其他工业国家这一问题,伯南克解释说,一是美国金融市场的深度和流动性均大于其他工业国家;二是由于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特殊地位。伯南克还用这种观点解释美国房地产价格高涨的现象,他指出,美国的政策鼓励下,外国资本大量涌入美国的房地产业尤其是住房建筑业,从而导致房地产价格大幅上涨,高企的房地产价格反过来刺激家庭的住房消费。伯南克这一观点的政策含义十分清楚:由于造成美国巨额经常项目逆差的一些关键因素来自美国外部,这意味着完全依赖美国国内政策的调整不可能解决这一问题。平衡联邦预算本身也无法有效地解决经常项目逆差问题。伯南克的观点深得布什政府的赞许,并成为布什政府要求其他国家更多地承担调整责任的重要理论依据。然而,格林斯潘的观点却迥然不同。格林斯潘认为,房地产价格膨胀以及大量的资产增值抵押贷款 (Equity withdrawal)是导致近年来美国家庭储蓄率大幅下降及经常项目逆差扩大的主要原因,即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的绝大部分是“美国制造”,而不是“外国制造”的。人们担心伯南克的这种论调会鼓励或怂恿美国人按现行的生活方式来管理家庭财务,从而导致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继续扩大,同时也会令美国政府在全球经济失衡及其调整问题上持更为强硬的态度。更令人担心的是,伯南克上任后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是要重建美国私人储蓄,伯南克的这一观点会有碍于他对这一问题采取正确的政策措施,“因为审慎的财政政策和国会削减财政赤字虽是修复私人储蓄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在极力改善这一久拖未决的国民储蓄问题也可发挥重要作用。”(罗奇语)值得提及的是,如果细心考察一下近20年来全球储蓄变化的数据及美国经济运行模式,伯南克的这一“惊世骇俗”之言是站不住脚的。
虽然伯南克最善长的是货币经济学,但在当今美国及世界重要的经济金融问题上,伯南克从不吝啬自己的言论,一种经济学家积极参与现实问题讨论与寻求解决之道的形象十分鲜活。他言词清晰、简练,中肯、充满洞观力和分析性,善于用平实直白的语言解释复杂的经济学原理。在诸如美国的“大萧条”的教训与通货紧缩、国际贸易与就业、石油价格等问题上,伯南克的观点都是旗帜鲜明,直言不讳,不过有时候也显得有些另类。如他认为,导致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的原因不是股价高估和崩溃,而是美联储当时错误地提高利率成了股市崩溃的主要原因。他还说,虽然国际贸易和外包可能导致美国经济出现结构性变化,但这些均不是美国劳动力市场不景气的原因,因为国际贸易在决定一国的长期就业潜力上似乎不起任何作用,相反,美国就业增长缓慢是劳动生产率惊人增长所致。关于油价问题,他明确指出,全球石油市场上供求严重失衡尤其是需求大于供给是近年来油价飙升的根本原因,美联储应采取恰当的措施尽量减少油价上涨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负面影响,如何行动将取决于美联储对增加就业与保持价格稳定的优先选择。可以预见,这些观点在伯南克上任后所产生的影响会大于其以美联储理事或教授身份发表言论时的影响,这些观点已成为影响市场预期和伯南克培养自身公信力的重要基础。耀眼的学术背景和独到的学术思想并不一定能铸造出一个优秀的中央银行家。美联储第10任主席亚瑟•伯恩斯(Arthur Burns,1970年2月1日至1978年1月31日)也是一名著名学者,甚至称得上是位思想家,但在反通货膨胀上却是一个弱者。在美国,要成为一位优秀的中央银行家,过硬的学术素养、灵巧的政治智慧和稳健的判断力三者缺一不可。对伯南克前两者的资质和能力是不容置疑的,关键要看伯南克的判断力,他的判断力是否会像他的学术和政治手腕那样的出色,不少人是持怀疑或“等着瞧”的心态的。
人们除了关心美联储主席驾驭通货膨胀和应对危机的能力外,一般还对其领导才能和管理风格感兴趣。美联储前理事劳伦斯•H•梅耶(Laurence H. Meyer)在其《联储岁月》中对格林斯潘的领导与管理风格及为人处事的习惯有独到的观察:“格林斯潘尊重同事,从来不骂过任何人蠢,而且总是鼓励我们每个人都畅所欲言;实际上,他乐于和我们其他人保持距离,保持权威性,言谈举止十分谨慎。”伯南克的管理风格可以说基本上以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主任和新泽西州蒙哥马利镇校董会成员的经历为基础的。要管理好一所举世闻名的常青滕大学的经济系并非易事。能在普林斯顿大学谋上一教职,并能轻松生存也绝非易事。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人人均有看家本能,自信,甚至傲慢,要管理好这样的教授队伍,需有策略和手腕。伯南克的窍门和风格是努力在学术上保持领先地位,以获得权威和尊重,同时他又不炫耀自己的学术成就,从不锋芒毕露,甚至有时还有意识地自我贬低,称自己是平等众人之一员,尽量拉近与同事的距离。这样一种为人处事方式使伯南克极具亲和力。他面善,性格上有点腼腆。另外,伯南克还十分善于谈判和促成共识。在任美联储理事期间,伯南克与美联储主席、副主席、其他理事、工作人员的关系就处理得相当的“老练”,与格林斯潘的关系也相当不错。这些特点对于伯南克入主美联储后有效地驾驭货币政策大局和应对各种危机与金融风险将是十分有益的。
关于美联储新主席提名的各种猜测已尘埃落定,市场的注意力自然转向美联储今后的货币政策策略会发生什么变化。伯南克领导下的美联储主要有三种选择:一是不变,即维持格林斯潘时代既定的货币政策框架不变,这种框架可以用布兰德教授确立的“格林斯潘标准”来概括,其核心是“风险管理”,这是格林斯潘最为得意的创见之一,布兰德教授用简练易懂的语言将之描述为“最低限度的策略限制性,而最大限度的策略灵活性,且不需过多的解释。”有人说,这是一种比较适合于“新经济时代”的货币政策框架,也就是在格林斯潘时代在货币政策个人化基础上形成的货币政策框架。这种框架对美联储主帅的素质有极高的要求,换了格林斯潘,接班人能否自如地驾驭这种框架还真难说。除了格林斯潘外,美联储一些现任和前任高官也支持这一框架,如美联储理事科恩(Donald Kohn)、美联储前副主席里夫林(Alice M. Rivlin)、美联储前理事耶伦(Janet L. Yellen)等。二是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这不仅是伯南克在理论上极力推崇的一种货币政策框架,而且被认为可为后格林斯潘时代美联储得以巩固沃尔克-格林斯潘时代反通货膨胀成果与公信力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即要使反通货膨胀制度化,同时也是改善美联储运作(主要指增加透明度和政策责任追究制)的重要手段(目前美联储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已有明显改善,据说是受伯南克出任理事后的影响所致)。但通货膨胀目标制有可能会削弱美联储的灵活性和应对危机的及时性,当然也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经济增长。客观地说,如果美联储新主席没有格林斯潘应对危机那样的“绝活”,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倒是一种“万全之策”。
在“不变”与“变”之外,近年来还出现了第三种声音,即主张美联储在反通货膨胀的同时,还应积极应对和抑制资产价格的膨胀,以防止各种资产泡沫无度发展最终引发经济金融危机。尽管就目前而言,这种思潮或观念仍没有形成一种可能的货币政策框架,但近年来全球股市泡沫破灭所造成的影响以及房地产泡沫急剧膨胀所带来的潜在威胁使得持这种观点的人底气十足,前美联储纽约分行研究部主任、现任美国布兰戴斯大学国际商学院院长瑟切提(Stephen G. Cecchetti)、前国际清算银行总经理克罗克特(Andrew Crockett)和经济学家考夫曼等人(Henry Kaufman)就是这种声音的急先锋。美联储现任领导层总体上尚未认同这种观点。格林斯潘极力反对这种观点。伯南克2002年10月15日全美商业经济学协会纽约分会集会上发表题为“资产价格泡沫与货币政策”的演讲时再次强调只有当资产价格对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造成不利影响时,美联储才应采取措施。有人认为,伯南克的这一观点实际上为美联储容忍20世纪90年代股市泡沫和当前的房地产泡沫提供了理论弹药。早在1999年8月的杰克逊霍尔研讨会上,当时的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主任伯南克与纽约大学教授格特勒(M.Gertler)就发表了一篇题为“货币政策与资产价格波动”的著名论文。该论文论证了如果中央银行对股市做出反应必然会引起政策不稳定的结论,并建议实行一种货币政策只对通货膨胀而不对股市波动做出反应的规则。尽管伯南克承认,货币政策不足以控制资产价格的跌宕起伏所带来的危害,但从历史上看,只有在货币政策不做出积极反应的情形下资产价格崩溃才会产生持续的危害。因此,他指出,中央银行将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看成是一致和互补的目标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伯南克和格特勒的论文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建议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他说,实现价格与金融稳定双重目标的最佳的币政策框架是实行灵活的通货膨胀目标制,也就是上面提及的只有当资产价格的波动有可能引起通货膨胀预期变化时中央银行才应做出反应,而不是主动刺破泡沫。伯南克和格特勒的这篇论文出笼后不久,学术界便将其观点冠以“伯南克–格特勒模型”之称,并将其看成是“伯南克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不过,瑟切提等人却抓住了伯南克和格特勒论证逻辑上的弱点,指出“伯南克-格特勒模型”预示着在许多情形下中央银行应对资产价格泡沫做出系统性反应,而不是等到泡沫破灭后才采取行动。英格兰银行、欧央行和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均认为伯南克的观点是错误的,中央银行有时候应提高利率以抑制资产价格猛涨成泡沫。
现行的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今后会如何演变,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但有一点似乎较明显,那就是伯南克会尽力使美联储朝着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方向发展。这个过程很可能(也只可能)是渐进的而不是突进的。伯南克上任后会以各种形式直接或间接地说服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反对者,并增强支持者的声音。美联储目前实行的货币政策框架已有了较好的基础,透明度也已有所增大,美联储已做到在每次例会前公布前次会议的记录,并从2003年开始发表两年期的经济预测(包括对通货膨胀的预测)。虽然美联储尚未发布显性的通货膨胀目标,但美联储将核心通货膨胀率定在1%~2%这样的“舒心间区”实际上表明美联储当前的货币政策框架已逐渐接近通货膨胀目标制。伯南克不是那种教条、刻板或僵化的学者型高官,但他也不大可能会以宗教般的虔诚去推进通货膨胀目标制。
在当今世界上,几乎没有哪个对通货膨胀怀有好感,或认为通货膨胀无关紧要,或认为为了增加就业可以牺牲通货膨胀的人可以当上中央银行行长的。对通货膨胀的态度如何已成为甄拔中央银行行长人选的重要门槛。2002年8月,当伯南克走马上任美联储理事时,美国经济正经受着通货紧缩的威胁,连格林斯潘这样的反通货膨胀能手对通货紧缩虽说不上“谈虎色变”,但也怕之三分,并以连续降息来对付通缩压力的增大。伯南克反通缩的立场十分鲜明,他主张运用非传统的工具来抑制通缩,如大量购进长期国债,或可更形象地说,可以像从直升飞机上抛撒货币那样放松银根。媒体很快便给伯南克起了个“直升飞机本”的绰号。“直升飞机本”的主意令一些市场人士不免心生疑虑,觉得伯南克在通货膨胀问题上与沃尔克和格林斯潘相比似乎有点“软”,揣度着伯南克是不是个“鸽派”。不过,大多数人对此并不过分担心,看看这些年来伯南克不遗余力地为通货膨胀目标制“鸣锣开道”,说伯南克是通货膨胀“鸽派”也太过不公道了。最近,美国媒体就通胀的“鸽派”与“鹰派”之别提出了一条新的判别标准,即以对通货膨胀走势的看法和判断为准绳区分“鸽派”与“鹰派”,现代“鹰派”与“鸽派”均主张将通货膨胀控制在低水平上,“鹰”与“鸽”之分在于前者认为通货膨胀的压力较大而需提高利率以抑制之,而后者则认为通货膨胀将保持稳定而无需调升利率。若按此标准,根据伯南克近来的公开言论,有人认为,伯南克是传统的“鹰派”,而现代的“鸽派”,因为伯南克多次表示通货膨胀将维持在较低水平上。如果伯南克这一预测或判断是正确的,他很可能主张将利率维持在较低水平;如果伯南克的预测或判断错了,他会赶紧升息,而且升息的幅度甚至会比格林斯潘更厉害。近来美国《华尔街日报》上有一幅漫画,画着秃顶留着银白色落腮胡子的伯南克一只手托捏着下颌,神情严肃而略有些疑惑,左肩上站着一只老鹰,右肩上站着一只嫩鸽子。媒体的判断对伯南克上任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走势兴许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在近年关于美联储货币政策恰当性的争论中,美联储认为当前美联储的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仍低于均衡水平,这意味着2006年初美联储需继续升息。而金融市场则预期美联储的升息周期很快就要结束了,也许不需等到2006年。美联储官员对此有些纳闷,金融市场的预期隐含着至今的升息已基本够了的信息,如果美联储继续升息,经济是否真会受不了;美国经济是否还存在其他因素表明美联储应继续升息呢?伯南克倾向于认为升息快要结束了。在2005年3月的一次讲话中,伯南克对市场判断为什么美联储应停止升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市场认为当前的联邦基金均衡利率要低于以往。在出任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后的几次讲话中,伯南克一再预测通货膨胀将维持在低水平。市场怀疑这是否是伯南克在故意释放乐观空气,伯南克出任美联储主席后是否还坚持这样的说法。众所周知,格林斯潘以利率试错的方式预防通货膨胀的习惯是“宁高勿低”,伯南克是支持“前瞻式”的货币政策策略的,他曾说过,只有当决策者提前预见到问题的发展脉络,决策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曾与伯南克在美联储同事过的布莱恩•萨克说,伯南克在试错习惯上可能更为保守些。沃尔克和格林斯潘上任后不久均升息了,这是偶然还是必然,是显示他们反通货膨胀的信心,还是为了争取公信力?伯南克上任后是否也会这样做呢?关键要看伯南克对通货膨胀的预测是否准确。结果与选择将是十分清楚的。2005年12月13日,美联储决定将联邦基金目标再提升0.25个百分点,这是美联储自2004年6月30日升息以来第13次以同样幅度提升联邦基金利率至4.25%。看来,伯南克上任后调升利率的空间已所剩无几。
在格林斯潘告别美联储之际,美国人为感谢这位传奇般人物对美国经济的贡献,用尽了最美好的言词盛赞他的丰功伟绩。其实,伯南克接手的美国经济并非是完美无缺的。近月来,在国际油价持续高涨的冲击下,美国的通货膨胀压力显著上升,9~10月份,CPI同比增长率均超过4%,11月份虽减缓至3.5%,但通货膨胀压力依然较大。近年来,美国经济的失衡日益严重,高消费低储蓄加之政府财政赤字膨胀,导致经常项目逆差持续恶化,2005年估计会超过7000亿美元,占GDP的比重将超过6.5%。还有房地产市场正在形成历史上最大的泡沫。关于美国经济及世界经济失衡的原因的争论十分热闹,无论是大牌的经济学家,还是无名小辈,都争先恐后地发表见解,伯南克也不例外。2005年3月10日,在弗吉尼亚首府里士满由弗吉尼亚经济学家协会举办的“Sandrige讲座”上,伯南克发表了题为“全球储蓄过剩与美国经常项目逆差”的长篇演讲。伯南克首次提出了美国近年的经常项目逆差是由全球储蓄过剩而不是由美国极度消费引起的观点。“全球储蓄过剩”一词立即在全世界引起了强烈的“轰动效应”。伯南克所谓的“全球储蓄过剩”主要是指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从净借款者演变成为净贷款国,再加上德国和日本等主要工业国家的高储蓄,从而形成了全球储蓄过剩。他认为全球储蓄过剩不仅推动了美国股市的繁荣,增加了美国家庭的财富,而且是造成美国储蓄率下降及经常项目逆差扩大的根本原因。对于为什么全球储蓄过剩对美国经济的影响要大于其他工业国家这一问题,伯南克解释说,一是美国金融市场的深度和流动性均大于其他工业国家;二是由于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特殊地位。伯南克还用这种观点解释美国房地产价格高涨的现象,他指出,美国的政策鼓励下,外国资本大量涌入美国的房地产业尤其是住房建筑业,从而导致房地产价格大幅上涨,高企的房地产价格反过来刺激家庭的住房消费。伯南克这一观点的政策含义十分清楚:由于造成美国巨额经常项目逆差的一些关键因素来自美国外部,这意味着完全依赖美国国内政策的调整不可能解决这一问题。平衡联邦预算本身也无法有效地解决经常项目逆差问题。伯南克的观点深得布什政府的赞许,并成为布什政府要求其他国家更多地承担调整责任的重要理论依据。然而,格林斯潘的观点却迥然不同。格林斯潘认为,房地产价格膨胀以及大量的资产增值抵押贷款 (Equity withdrawal)是导致近年来美国家庭储蓄率大幅下降及经常项目逆差扩大的主要原因,即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的绝大部分是“美国制造”,而不是“外国制造”的。人们担心伯南克的这种论调会鼓励或怂恿美国人按现行的生活方式来管理家庭财务,从而导致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继续扩大,同时也会令美国政府在全球经济失衡及其调整问题上持更为强硬的态度。更令人担心的是,伯南克上任后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是要重建美国私人储蓄,伯南克的这一观点会有碍于他对这一问题采取正确的政策措施,“因为审慎的财政政策和国会削减财政赤字虽是修复私人储蓄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在极力改善这一久拖未决的国民储蓄问题也可发挥重要作用。”(罗奇语)值得提及的是,如果细心考察一下近20年来全球储蓄变化的数据及美国经济运行模式,伯南克的这一“惊世骇俗”之言是站不住脚的。
虽然伯南克最善长的是货币经济学,但在当今美国及世界重要的经济金融问题上,伯南克从不吝啬自己的言论,一种经济学家积极参与现实问题讨论与寻求解决之道的形象十分鲜活。他言词清晰、简练,中肯、充满洞观力和分析性,善于用平实直白的语言解释复杂的经济学原理。在诸如美国的“大萧条”的教训与通货紧缩、国际贸易与就业、石油价格等问题上,伯南克的观点都是旗帜鲜明,直言不讳,不过有时候也显得有些另类。如他认为,导致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的原因不是股价高估和崩溃,而是美联储当时错误地提高利率成了股市崩溃的主要原因。他还说,虽然国际贸易和外包可能导致美国经济出现结构性变化,但这些均不是美国劳动力市场不景气的原因,因为国际贸易在决定一国的长期就业潜力上似乎不起任何作用,相反,美国就业增长缓慢是劳动生产率惊人增长所致。关于油价问题,他明确指出,全球石油市场上供求严重失衡尤其是需求大于供给是近年来油价飙升的根本原因,美联储应采取恰当的措施尽量减少油价上涨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负面影响,如何行动将取决于美联储对增加就业与保持价格稳定的优先选择。可以预见,这些观点在伯南克上任后所产生的影响会大于其以美联储理事或教授身份发表言论时的影响,这些观点已成为影响市场预期和伯南克培养自身公信力的重要基础。耀眼的学术背景和独到的学术思想并不一定能铸造出一个优秀的中央银行家。美联储第10任主席亚瑟•伯恩斯(Arthur Burns,1970年2月1日至1978年1月31日)也是一名著名学者,甚至称得上是位思想家,但在反通货膨胀上却是一个弱者。在美国,要成为一位优秀的中央银行家,过硬的学术素养、灵巧的政治智慧和稳健的判断力三者缺一不可。对伯南克前两者的资质和能力是不容置疑的,关键要看伯南克的判断力,他的判断力是否会像他的学术和政治手腕那样的出色,不少人是持怀疑或“等着瞧”的心态的。
人们除了关心美联储主席驾驭通货膨胀和应对危机的能力外,一般还对其领导才能和管理风格感兴趣。美联储前理事劳伦斯•H•梅耶(Laurence H. Meyer)在其《联储岁月》中对格林斯潘的领导与管理风格及为人处事的习惯有独到的观察:“格林斯潘尊重同事,从来不骂过任何人蠢,而且总是鼓励我们每个人都畅所欲言;实际上,他乐于和我们其他人保持距离,保持权威性,言谈举止十分谨慎。”伯南克的管理风格可以说基本上以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主任和新泽西州蒙哥马利镇校董会成员的经历为基础的。要管理好一所举世闻名的常青滕大学的经济系并非易事。能在普林斯顿大学谋上一教职,并能轻松生存也绝非易事。普林斯顿大学经济系人人均有看家本能,自信,甚至傲慢,要管理好这样的教授队伍,需有策略和手腕。伯南克的窍门和风格是努力在学术上保持领先地位,以获得权威和尊重,同时他又不炫耀自己的学术成就,从不锋芒毕露,甚至有时还有意识地自我贬低,称自己是平等众人之一员,尽量拉近与同事的距离。这样一种为人处事方式使伯南克极具亲和力。他面善,性格上有点腼腆。另外,伯南克还十分善于谈判和促成共识。在任美联储理事期间,伯南克与美联储主席、副主席、其他理事、工作人员的关系就处理得相当的“老练”,与格林斯潘的关系也相当不错。这些特点对于伯南克入主美联储后有效地驾驭货币政策大局和应对各种危机与金融风险将是十分有益的。
学点经济——关于美元贬值
关于美元贬值(摘自网络)作于2002年
一、美元贬值非无因,经济衰退是根本
一般认为,今年夏天的美元贬值,有如下几方面的成因:一是长达7年的美元汇率过高导致美国企业出口困难和进口大量增加,从而造成巨额贸易逆差。二是在连续4年呈现财政盈余之后,美国政府财政今年又出现巨额赤字。三是由于国税收入减少以及股市受挫,美国本财政年度的预算赤字比预期增加56%,将达到1650亿美元。这也是自1994年以来,美国出现的最高预算赤字。四是今年第一季度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升至1125亿美元,达到美国GDP的4%。五是美国公司丑闻不断,企业信誉一滑再滑。六是基于对美元走势的担心,外国投资者大量抛售美元,导致美元汇率一路下跌。在以上各方面条件不断恶化的情况下,今年以来美元汇率跌幅已经超过了10%。
但是,最为根本的原因来自于美国经济本身:美国商务部的报告显示,去年美国经济连续三个季度负增长,今年又是连续二个季度GDP仅增长1%左右,结束了有关美国经济是否陷入衰退的争论。种种迹象表明,目前美国经济复苏仍然乏力。
由于美国股市和整体经济的不景气,大量的国外投资人已经撤出20世纪90年代的被认为是理想投资地的美国。由于美国自去年开始的经济调整,以及“9·11”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加上最近连续不断的会计丑闻,以及美国股市的连续下跌更大殃及投资者的信心,进一步加速资本从美国市场撤出。布什政府商业部的统计数字显示,2001年美国吸引的国外投资总额为1240亿美元,这比2000年的3001亿美元下降了许多。经济人士指出,国外资金的大撤离将会进一步加剧美国经济疲软,使它从2001年萧条的背景中走出来变得更加艰难,这是因为美国上一波长达百月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靠大量的国外投资的支持。
因此,此次美元贬值并非无因而发,它既是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直接后果,又是对其进一步地证实。未来美元的发展趋势也将与美国经济的恢复状况形成互动。
二、饮鸩止渴求贬,美元地位遭殃 长期以来,美国通过维持强势货币,扮演着世界经济增长获利者的角色,这种角色对于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并最终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有很大地帮助。
无庸置疑,连续几年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低迷对于美元地位是一个极大地挑战,但是,美国经济一直在苦苦坚持,只到去年才最终呈现颓势。正如前文指出的那样,美国经济的衰退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坚持维持美元强势,还是放弃美元强势,通过对美元的贬值促使美国经济从衰退的泥潭中尽快地恢复过来,这对于美国政府来说是一个两难地选择。
事实上,二战以后美元已经发生过两次大的贬值,一次是1971年12月,一次是1973年2月,这两次贬值使得美元对主要竞争对手的货币的汇率平均降低约20%。这两次美元贬值和汇率变动是在美国的国际收支出现赤字(1971年上半年美国出现自1893年以来的第一次贸易收支逆差,约为20亿美元)、美国商品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恶化、大量资本向国外输出以及通货膨胀加剧的情况下,为了维持美国对资本主义世界的领导地位而制定的新的对外经济战略阶段的开始。两次美元贬值导致的最直接后果,一是确立了国际货币体系的浮动汇率制;二是美国通过了富有浓厚贸易保护色彩的“1974年贸易法”,并宣布对进口商品加征10%的附加税。
针对今年的美元不断贬值,美国政府表面上声称将采取行动,但实质上却始终未动,探究其深层原因,可知其用心“良苦”。 今年以来,为了振兴美国经济,布什在对外经贸政策上采取了单边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目的是削减钢铁等产品的进口,保护美国国内钢铁、农业等产品不受外国的竞争。与此同时,布什政府的主要经济决策者也多次强调,应让市场决定汇率,其含义是如果美元有序贬值,政府将不进行干预。由此可见,布什政府在美元贬值的问题上可以说是深思熟虑,决不是所谓的“束手无策”。说得更直接一点,布什是在对别国进行货币倾销,他是在实施一项为振兴美国经济而故意接受美元贬值的新策略。
美元贬值为美国带来了以下好处:一是使美国商品和劳务的外币价格下降,提高了美国商品和劳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刺激了美国产品的出口;二是提高了美国进口商品的价格,削弱了国外商品的竞争力,从而抑制了进口,有利于削减贸易逆差;三是美元贬值有利于美国垄断组织收买外国企业,促进了美国国外资产的增加;四是美元贬值进一步加强了美国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竞争地位。总之,前两次美元贬值使美国摆脱了美元泛滥、美国收支赤字无限扩大以及单方面强行限制美元外流而放弃美国对世界经济主导地位的困境。从这一点来看,美元贬值对美国是福不是祸。 其实,前面所谈到的只是美元贬值的短期效应,正如我们所认为的那样,美元贬值是一杯毒酒,饮鸩止渴,最终受损的将是美元的国际地位。每次美元的大幅贬值,都会同时带来对美元的信任危机。美元神话的一再破灭,也使得各国在外汇储备和贸易结算中增加更多的灵活性,以降低汇率风险。这也使得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削弱,从而使得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掠夺地位岌岌可危。
一、美元贬值非无因,经济衰退是根本
一般认为,今年夏天的美元贬值,有如下几方面的成因:一是长达7年的美元汇率过高导致美国企业出口困难和进口大量增加,从而造成巨额贸易逆差。二是在连续4年呈现财政盈余之后,美国政府财政今年又出现巨额赤字。三是由于国税收入减少以及股市受挫,美国本财政年度的预算赤字比预期增加56%,将达到1650亿美元。这也是自1994年以来,美国出现的最高预算赤字。四是今年第一季度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升至1125亿美元,达到美国GDP的4%。五是美国公司丑闻不断,企业信誉一滑再滑。六是基于对美元走势的担心,外国投资者大量抛售美元,导致美元汇率一路下跌。在以上各方面条件不断恶化的情况下,今年以来美元汇率跌幅已经超过了10%。
但是,最为根本的原因来自于美国经济本身:美国商务部的报告显示,去年美国经济连续三个季度负增长,今年又是连续二个季度GDP仅增长1%左右,结束了有关美国经济是否陷入衰退的争论。种种迹象表明,目前美国经济复苏仍然乏力。
由于美国股市和整体经济的不景气,大量的国外投资人已经撤出20世纪90年代的被认为是理想投资地的美国。由于美国自去年开始的经济调整,以及“9·11”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加上最近连续不断的会计丑闻,以及美国股市的连续下跌更大殃及投资者的信心,进一步加速资本从美国市场撤出。布什政府商业部的统计数字显示,2001年美国吸引的国外投资总额为1240亿美元,这比2000年的3001亿美元下降了许多。经济人士指出,国外资金的大撤离将会进一步加剧美国经济疲软,使它从2001年萧条的背景中走出来变得更加艰难,这是因为美国上一波长达百月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依靠大量的国外投资的支持。
因此,此次美元贬值并非无因而发,它既是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直接后果,又是对其进一步地证实。未来美元的发展趋势也将与美国经济的恢复状况形成互动。
二、饮鸩止渴求贬,美元地位遭殃 长期以来,美国通过维持强势货币,扮演着世界经济增长获利者的角色,这种角色对于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并最终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有很大地帮助。
无庸置疑,连续几年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低迷对于美元地位是一个极大地挑战,但是,美国经济一直在苦苦坚持,只到去年才最终呈现颓势。正如前文指出的那样,美国经济的衰退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坚持维持美元强势,还是放弃美元强势,通过对美元的贬值促使美国经济从衰退的泥潭中尽快地恢复过来,这对于美国政府来说是一个两难地选择。
事实上,二战以后美元已经发生过两次大的贬值,一次是1971年12月,一次是1973年2月,这两次贬值使得美元对主要竞争对手的货币的汇率平均降低约20%。这两次美元贬值和汇率变动是在美国的国际收支出现赤字(1971年上半年美国出现自1893年以来的第一次贸易收支逆差,约为20亿美元)、美国商品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恶化、大量资本向国外输出以及通货膨胀加剧的情况下,为了维持美国对资本主义世界的领导地位而制定的新的对外经济战略阶段的开始。两次美元贬值导致的最直接后果,一是确立了国际货币体系的浮动汇率制;二是美国通过了富有浓厚贸易保护色彩的“1974年贸易法”,并宣布对进口商品加征10%的附加税。
针对今年的美元不断贬值,美国政府表面上声称将采取行动,但实质上却始终未动,探究其深层原因,可知其用心“良苦”。 今年以来,为了振兴美国经济,布什在对外经贸政策上采取了单边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目的是削减钢铁等产品的进口,保护美国国内钢铁、农业等产品不受外国的竞争。与此同时,布什政府的主要经济决策者也多次强调,应让市场决定汇率,其含义是如果美元有序贬值,政府将不进行干预。由此可见,布什政府在美元贬值的问题上可以说是深思熟虑,决不是所谓的“束手无策”。说得更直接一点,布什是在对别国进行货币倾销,他是在实施一项为振兴美国经济而故意接受美元贬值的新策略。
美元贬值为美国带来了以下好处:一是使美国商品和劳务的外币价格下降,提高了美国商品和劳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刺激了美国产品的出口;二是提高了美国进口商品的价格,削弱了国外商品的竞争力,从而抑制了进口,有利于削减贸易逆差;三是美元贬值有利于美国垄断组织收买外国企业,促进了美国国外资产的增加;四是美元贬值进一步加强了美国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竞争地位。总之,前两次美元贬值使美国摆脱了美元泛滥、美国收支赤字无限扩大以及单方面强行限制美元外流而放弃美国对世界经济主导地位的困境。从这一点来看,美元贬值对美国是福不是祸。 其实,前面所谈到的只是美元贬值的短期效应,正如我们所认为的那样,美元贬值是一杯毒酒,饮鸩止渴,最终受损的将是美元的国际地位。每次美元的大幅贬值,都会同时带来对美元的信任危机。美元神话的一再破灭,也使得各国在外汇储备和贸易结算中增加更多的灵活性,以降低汇率风险。这也使得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削弱,从而使得美元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掠夺地位岌岌可危。
学点经济——关于经济危机的文章2
日本的经济萧条 (摘自网络)
“一个国家的货币如果走强,自然就会有向外扩张的趋势。如果碰巧利率又下跌,那就是火上浇油了。”
1986年,日本的经济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为了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日本大藏省和日本银行试图通过大幅降息等宽松的货币政策来维持国内经济的景气。这一年,日本四次降低利率,累计调低了近2%,由1986年1月的4.5%下调至1986年年末的3.0%,使日美间的利息差由广场协议时的5%缩小到2%。1987年2月,日本再一次将利率降低至2.5%这一闻所未闻的超低利率。
银行利率的大幅下降,使得国内剩余资金大量投入股市及房地产等非生产工具上。房地产公司利用低息贷款投机,抢购有限的城市房地产,致使日本的房地产价格疯狂上涨,恶化了制造业的发展环境。城市土地价格的投机性上涨,成为投机性泡沫的基础。土地成为银行贷出巨额资金的抵押,这些资金又被用来购买土地或东京证券交易所的股票,同时,这些新获得的土地或股票又被作为抵押从银行里获得更多的资金。
与此同时,由于利率太低,日本银行也向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金融公司等高风险和投机的借款人贷款,投向生产领域的银行贷款急剧衰退,贷款投向的比重发生逆转。到1990年,生产领域的贷款比重下降为25%,而非生产领域的贷款比重上升为37%。此期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长率(以日元计算)每年只有5.7%,而股票(1986-1989年)、住宅用地(1987-1990年)、商业用地(1987-1990年)的价格年均增长率分别高达31.3%、14.41%和15.6%。“非生产领域的日资扩张引发了虚拟资产的价值膨胀,进而被高估,形成泡沫经济。”企业、银行和证券公司都被“泡沫”所包围,这种状态严重影响了实质经济的正常循环,并为1990年的股市大跌、企业倒闭、泡沫经济崩溃埋下了伏笔。
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罗纳德·I·麦金农认为,较低的名义利率给日本的货币政策设置了流动性陷阱,使利率工具失去了对经济的调节作用,通过货币政策这一重要的调控工具已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在这种情况下,恢复经济就只剩下一条出路,那就是让资产价格特别是房地产价格持续上升。泡沫经济变成了救命稻草。日元升值最终诱发了泡沫经济,并为日本宏观经济管理留下了后遗症。
自广场协议后的10年间,日元汇率平均每年上升5.2%。这意味着,如果国际资本在日本买入某一资产,如股票、房地产、债券、日元),即使这一资产没有盈利,它也可以通过汇率的变化获得每年5.2%的增值。在日元升值的早期,只有少量国际资本进入日本,买入日本的股票。此后日元升值,股票上涨,吸引了更多的国际资本进入日本。这进一步刺激了日元的升值,使日本国内货币供应量过度增加,再加上当时日本国内实行的是非常宽松的低利率货币政策,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刺激了日本的地价、股价及高级绘画作品等的价格持续看涨。价格的持续上涨,助长了投机行为,最后终于在1988年到1989年间发生了无法用其本身条件来解释的飞涨。
“搭着乐队的车子吹吹打打着行进,好奇的人们跟在后面探寻究竟,看到车子和有人跟着,更多的人因好奇而加入,终于毫无理由地跟在车子后面的人越来越壮大。”对日本这个时期的投机现象,日本金融专家铃木淑夫做出了这样形象的解释。
1987年7月,凡高的名画《向日葵》被运到日本。同年10月23日《日本经济新闻》这样报道:“……今年是高额绘画作品的进口高峰年。至8月为止,绘画的进口总额已创历史最高纪录,从欧美进口的绘画作品的平均单价达到538万日元,约为去年的3倍……”
与此同时,日本的股市和房地产双双创出了令人咋舌的战后最高纪录。1989年底,日经平均股价上涨到38915.87日元的历史最高水平。当时日本流行这么一种说法,“工薪族投资家枕着股票睡觉过年,办公室小姐抱着股票海外旅行”。
1986-1989年,东京市中心地价提高了2.7倍。如果将东京23个区的土地全部卖了,可以买下整个美国。1988-1990年的3年间,大阪、名古屋的地价,在住宅地皮公开价格上分别暴涨了2.2倍和1.6倍。许多人认为,日本房地产的泡沫始于东京原宿表参道土地价格的暴涨。表参道曾经只是一条昏暗幽静的小路,但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这儿逐渐发展成为一条繁华的商业街。在此之前,原宿表参道的地价为一坪(相当于3.3平方米)2、3百万日元,但到80年代末,一坪已上涨至数千万日元。
此外,日元的大幅升值还使日本人手中的日元资产价值猛涨,助长了全社会虚假的繁荣现象。1990年,日本人均GNP和资产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资产净收入国、头号债权大国和金融大国,“日本人开始升起了走向全世界和买下全世界的万丈豪情。”他们将其巨额海外投资转向美国国债和房地产,开始大量购买美国企业,购买帝国大厦,购买夏威夷的不动产,以至于美国人惊呼日本人在“购买美国”!
1989年9月,索尼公司以34亿美元的高价买下了哥伦比亚影片公司,后更名为索尼影像娱乐公司。松下电器产业公司则购买了美国音乐公司。三菱公司购买了洛克菲勒财团的洛克菲勒中心大厦。为了避免美国舆论的冲击,三菱集团与洛克菲勒集团签订了“购买80%股份的秘密协议。”在夏威夷,每到旅游旺季,饭店里的常客大约有一半是日本人。还有一位从日本来的亿万富翁在一年之间就投入1.5亿美元,在美国购买了178套房子。然而,实际上这一时期正是美国房地产泡沫的顶峰时期,房地产价格过度膨胀,美国的投机家纷纷抛售。日本只是顺利地接过了美国的经济泡沫而已。
虽然人均GNP和资产超过了美国,但这并不意味着日本国民的生活水平也超过了美国。实际上,日本国民的生活水平反而有所恶化。与日本人“购买美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于资产膨胀,地价高涨,在本土购买住宅对日本的普通老百姓而言已成为遥不可及的梦。进口壁垒和流通机构的竞争阻碍,扩大了国内外价格差别。而与生活相关联的社会资本的落后,致使上下班电车、公路的混乱更加激化。此外,劳动时间过长的这种现象仍没有改变,过度劳累致死已成为现代日本的一大社会问题。
在1988年9月日本首相办公室进行的一项“关于经济结构调整的民意测验”中,针对“是否真正体会到与世界最高收入水平相当的富有生活”这一提问,只有22.4%的人回答了“是”,69.2%的人对此作出了否定的回答。在由经济企划厅提供的《人民生活白皮书》(1990)中,总体上对生活感到满意的年轻人和中年人的比例很低,只有30%-50%。在所有的被采访者中,居住在东京、30多岁的男性对生活最不满意。
“泡沫经济”在1989年底达到顶峰。日本政府认识到土地价格严重偏离实际价值,便开始实行紧缩货币政策来阻止银行向投机者贷款。1989年11月25日,日本银行将贴现率提高到4.25%,1990年8月再次提高到6%,宣告了金融缓和时代的终结。霎时如晴天霹雳一般,日经平均股价从1989年12月至1990年1月的3.8万日元暴跌为1990年2月至4月的2.9万日元,日本陷入债券、股票和日元这三种行市一齐暴跌的“三重疲软”之中。这个时候,土地价格的“泡沫”也开始破灭。东京、大阪等大城市的地价转为回落,并从1991年开始一路跌落下去。根据标价,1991年至1992年,东京地区住宅土地的下降幅度为22%,大阪地区为36%,名古屋地区为13%。而普通地价跌落的实际情况可能比这还要更严重。
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许多人因偿还不了债务而自杀。日本50岁左右的“工薪族”的状况尤其可怜。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借钱买的房子,但泡沫经济崩溃后,房子的价格下降了一半,即使将房子卖了也只能偿还半数借款。另外,这些人手中持有的本公司股票的价格也降低了2/3。由于经济零增长,不但工资得不到提高,他们还得面临“失业”的压力。
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软着陆产生了不良贷款危机和对整个银行体系无法清偿的威胁,金融机构和房地产公司倒闭现象时有发生,日本经济随之进入长达10年之久的衰退之中,至今仍没有恢复。日本人称此10年为“失去的10年”。
“一个国家的货币如果走强,自然就会有向外扩张的趋势。如果碰巧利率又下跌,那就是火上浇油了。”
1986年,日本的经济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为了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日本大藏省和日本银行试图通过大幅降息等宽松的货币政策来维持国内经济的景气。这一年,日本四次降低利率,累计调低了近2%,由1986年1月的4.5%下调至1986年年末的3.0%,使日美间的利息差由广场协议时的5%缩小到2%。1987年2月,日本再一次将利率降低至2.5%这一闻所未闻的超低利率。
银行利率的大幅下降,使得国内剩余资金大量投入股市及房地产等非生产工具上。房地产公司利用低息贷款投机,抢购有限的城市房地产,致使日本的房地产价格疯狂上涨,恶化了制造业的发展环境。城市土地价格的投机性上涨,成为投机性泡沫的基础。土地成为银行贷出巨额资金的抵押,这些资金又被用来购买土地或东京证券交易所的股票,同时,这些新获得的土地或股票又被作为抵押从银行里获得更多的资金。
与此同时,由于利率太低,日本银行也向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金融公司等高风险和投机的借款人贷款,投向生产领域的银行贷款急剧衰退,贷款投向的比重发生逆转。到1990年,生产领域的贷款比重下降为25%,而非生产领域的贷款比重上升为37%。此期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长率(以日元计算)每年只有5.7%,而股票(1986-1989年)、住宅用地(1987-1990年)、商业用地(1987-1990年)的价格年均增长率分别高达31.3%、14.41%和15.6%。“非生产领域的日资扩张引发了虚拟资产的价值膨胀,进而被高估,形成泡沫经济。”企业、银行和证券公司都被“泡沫”所包围,这种状态严重影响了实质经济的正常循环,并为1990年的股市大跌、企业倒闭、泡沫经济崩溃埋下了伏笔。
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罗纳德·I·麦金农认为,较低的名义利率给日本的货币政策设置了流动性陷阱,使利率工具失去了对经济的调节作用,通过货币政策这一重要的调控工具已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在这种情况下,恢复经济就只剩下一条出路,那就是让资产价格特别是房地产价格持续上升。泡沫经济变成了救命稻草。日元升值最终诱发了泡沫经济,并为日本宏观经济管理留下了后遗症。
自广场协议后的10年间,日元汇率平均每年上升5.2%。这意味着,如果国际资本在日本买入某一资产,如股票、房地产、债券、日元),即使这一资产没有盈利,它也可以通过汇率的变化获得每年5.2%的增值。在日元升值的早期,只有少量国际资本进入日本,买入日本的股票。此后日元升值,股票上涨,吸引了更多的国际资本进入日本。这进一步刺激了日元的升值,使日本国内货币供应量过度增加,再加上当时日本国内实行的是非常宽松的低利率货币政策,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刺激了日本的地价、股价及高级绘画作品等的价格持续看涨。价格的持续上涨,助长了投机行为,最后终于在1988年到1989年间发生了无法用其本身条件来解释的飞涨。
“搭着乐队的车子吹吹打打着行进,好奇的人们跟在后面探寻究竟,看到车子和有人跟着,更多的人因好奇而加入,终于毫无理由地跟在车子后面的人越来越壮大。”对日本这个时期的投机现象,日本金融专家铃木淑夫做出了这样形象的解释。
1987年7月,凡高的名画《向日葵》被运到日本。同年10月23日《日本经济新闻》这样报道:“……今年是高额绘画作品的进口高峰年。至8月为止,绘画的进口总额已创历史最高纪录,从欧美进口的绘画作品的平均单价达到538万日元,约为去年的3倍……”
与此同时,日本的股市和房地产双双创出了令人咋舌的战后最高纪录。1989年底,日经平均股价上涨到38915.87日元的历史最高水平。当时日本流行这么一种说法,“工薪族投资家枕着股票睡觉过年,办公室小姐抱着股票海外旅行”。
1986-1989年,东京市中心地价提高了2.7倍。如果将东京23个区的土地全部卖了,可以买下整个美国。1988-1990年的3年间,大阪、名古屋的地价,在住宅地皮公开价格上分别暴涨了2.2倍和1.6倍。许多人认为,日本房地产的泡沫始于东京原宿表参道土地价格的暴涨。表参道曾经只是一条昏暗幽静的小路,但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这儿逐渐发展成为一条繁华的商业街。在此之前,原宿表参道的地价为一坪(相当于3.3平方米)2、3百万日元,但到80年代末,一坪已上涨至数千万日元。
此外,日元的大幅升值还使日本人手中的日元资产价值猛涨,助长了全社会虚假的繁荣现象。1990年,日本人均GNP和资产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资产净收入国、头号债权大国和金融大国,“日本人开始升起了走向全世界和买下全世界的万丈豪情。”他们将其巨额海外投资转向美国国债和房地产,开始大量购买美国企业,购买帝国大厦,购买夏威夷的不动产,以至于美国人惊呼日本人在“购买美国”!
1989年9月,索尼公司以34亿美元的高价买下了哥伦比亚影片公司,后更名为索尼影像娱乐公司。松下电器产业公司则购买了美国音乐公司。三菱公司购买了洛克菲勒财团的洛克菲勒中心大厦。为了避免美国舆论的冲击,三菱集团与洛克菲勒集团签订了“购买80%股份的秘密协议。”在夏威夷,每到旅游旺季,饭店里的常客大约有一半是日本人。还有一位从日本来的亿万富翁在一年之间就投入1.5亿美元,在美国购买了178套房子。然而,实际上这一时期正是美国房地产泡沫的顶峰时期,房地产价格过度膨胀,美国的投机家纷纷抛售。日本只是顺利地接过了美国的经济泡沫而已。
虽然人均GNP和资产超过了美国,但这并不意味着日本国民的生活水平也超过了美国。实际上,日本国民的生活水平反而有所恶化。与日本人“购买美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于资产膨胀,地价高涨,在本土购买住宅对日本的普通老百姓而言已成为遥不可及的梦。进口壁垒和流通机构的竞争阻碍,扩大了国内外价格差别。而与生活相关联的社会资本的落后,致使上下班电车、公路的混乱更加激化。此外,劳动时间过长的这种现象仍没有改变,过度劳累致死已成为现代日本的一大社会问题。
在1988年9月日本首相办公室进行的一项“关于经济结构调整的民意测验”中,针对“是否真正体会到与世界最高收入水平相当的富有生活”这一提问,只有22.4%的人回答了“是”,69.2%的人对此作出了否定的回答。在由经济企划厅提供的《人民生活白皮书》(1990)中,总体上对生活感到满意的年轻人和中年人的比例很低,只有30%-50%。在所有的被采访者中,居住在东京、30多岁的男性对生活最不满意。
“泡沫经济”在1989年底达到顶峰。日本政府认识到土地价格严重偏离实际价值,便开始实行紧缩货币政策来阻止银行向投机者贷款。1989年11月25日,日本银行将贴现率提高到4.25%,1990年8月再次提高到6%,宣告了金融缓和时代的终结。霎时如晴天霹雳一般,日经平均股价从1989年12月至1990年1月的3.8万日元暴跌为1990年2月至4月的2.9万日元,日本陷入债券、股票和日元这三种行市一齐暴跌的“三重疲软”之中。这个时候,土地价格的“泡沫”也开始破灭。东京、大阪等大城市的地价转为回落,并从1991年开始一路跌落下去。根据标价,1991年至1992年,东京地区住宅土地的下降幅度为22%,大阪地区为36%,名古屋地区为13%。而普通地价跌落的实际情况可能比这还要更严重。
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许多人因偿还不了债务而自杀。日本50岁左右的“工薪族”的状况尤其可怜。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借钱买的房子,但泡沫经济崩溃后,房子的价格下降了一半,即使将房子卖了也只能偿还半数借款。另外,这些人手中持有的本公司股票的价格也降低了2/3。由于经济零增长,不但工资得不到提高,他们还得面临“失业”的压力。
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软着陆产生了不良贷款危机和对整个银行体系无法清偿的威胁,金融机构和房地产公司倒闭现象时有发生,日本经济随之进入长达10年之久的衰退之中,至今仍没有恢复。日本人称此10年为“失去的10年”。
学点经济——关于经济危机的文章1
当泡沫破灭时 (节选)(2001年10月)
作者Justin Fox
但 20 世纪 30 年代的大萧条并不仅仅是一场冷水浴。它毫无疑问是工业化社会曾经经历过的最严重的经济灾难。虽然对这一悲剧的流行性说法都倾向将之归咎于在此之前 19 世纪 20 年代的经济过热和发展过快[这全都是杰.加茨比 (Jay Gatsby)的错!)],但经济学家们却并不这麽看。在他们看来,股票市场崩溃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由于萧条周期的降临,而是因为美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推行强制性的、似乎是永无休止的货币紧缩政策,这些高傲、尊贵的中央银行反而把事情给弄糟了。
密尔顿.弗里德曼 (Milton Friedman)和安娜.施瓦茨(Anna Schwartz)在他们 1963 年的巨着《1867-1969 年美国货币史》(A Monet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1867-1960)中首次提到,过度紧缩的货币政策是 20 世纪 30 年代经济大萧条的主要原因。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是一个有争议的看法,但现在再也不是了。经济学家们现在几乎普遍一致的看法是,20 世纪 30 年代发生的事情经过是这样的:由于美联储(Fed)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过于关注维持国际金本位制(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来金本位制就一直摇摇欲坠),以至于忽略了本国经济的需要。或者我们换一种现代读者更好理解的方式来陈述:美联储实际上在 1929 年股灾发生的一年前就开始提高利率,而且在随后的将近四年里继续提高利率(或者说至少没有停止过)。1931 年,当世界各地的银行开始倒闭时,美联储和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没有进行干涉(或者至少说没有做出足够的反应)以阻止恐慌。
正如格林斯潘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以及在 1998 年的全球金融恐慌中采取的积极行动所证实的,这些失误可能不会重覆。在战后的美国,市场崩溃没有造成重大的经济问题。是的,1973 至 1974 年的“最受机 青睐的 50 只大型股”(Nifty Fifty)所导致的股市繁荣的崩溃(以标准普尔 500 指数计算,整个股市的下降幅度比最近的这场崩溃要大的多)恰逢一场经济萧条,但人们通常都把它归咎于石油危机,而不是股市。而 1987 年的那场令人心悸的崩盘(比 2000-2001 年的这场危机要猛烈的多,尽管持续时间要短一些),则似乎对经济全然没有造成任何影响。
的确,今天的美国人把比 1973 年或 1987 年多得多的财富投入到股市中去,而这种财富效应为把金融市场波动转移到现实经济中提供了另一条渠道。还有一种情况也可能是真实的,即经济政策的制订者将最终会犯一些从来没有想到过的错误。1929 年股灾以及其他没有导致萧条的泡沫崩溃的历史似乎表明,当事情的确变得很糟糕时,比纳斯达克指数下降 60% 更糟的事还将会发生。
这是可能的,而且的确可能:能源价格的持续上涨,某位总统或者是某国中央银行行长的愚蠢之举,债券市场危机,瘟疫,战争,你尽可以列举,因为这并不是一个免除了任何危机的世界。事实上,最近危机的局面似乎更加严重。日本陷入了泡沫后的衰退中,有些像大萧条时的情景,虽然其衰退的程度并不严重。在东南亚,1997 年的金融危机导致了经济衰退,而且后来发展到大萧条时期的严重程度,特别是在印尼。另外,除了金融泡沫之外,导致经济大幅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日本,资产清算和倒闭风潮以及其他种种新的努力(这些措施通常是在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市场崩溃之后采取的,而且为经济覆苏扫清了道路),由于文化和法律的原因,总是导致行动缓慢。在印尼,由于对外币投资的过度依赖,这个国家的中央银行不可能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因为它没有对日元、欧洲货币和美元的控制力,而这些货币对该国经济意义重大。而这个国家的不稳定的政局也无法产生积极的影响。
作者Justin Fox
但 20 世纪 30 年代的大萧条并不仅仅是一场冷水浴。它毫无疑问是工业化社会曾经经历过的最严重的经济灾难。虽然对这一悲剧的流行性说法都倾向将之归咎于在此之前 19 世纪 20 年代的经济过热和发展过快[这全都是杰.加茨比 (Jay Gatsby)的错!)],但经济学家们却并不这麽看。在他们看来,股票市场崩溃的主要原因,并不是由于萧条周期的降临,而是因为美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推行强制性的、似乎是永无休止的货币紧缩政策,这些高傲、尊贵的中央银行反而把事情给弄糟了。
密尔顿.弗里德曼 (Milton Friedman)和安娜.施瓦茨(Anna Schwartz)在他们 1963 年的巨着《1867-1969 年美国货币史》(A Monet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1867-1960)中首次提到,过度紧缩的货币政策是 20 世纪 30 年代经济大萧条的主要原因。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这是一个有争议的看法,但现在再也不是了。经济学家们现在几乎普遍一致的看法是,20 世纪 30 年代发生的事情经过是这样的:由于美联储(Fed)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过于关注维持国际金本位制(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来金本位制就一直摇摇欲坠),以至于忽略了本国经济的需要。或者我们换一种现代读者更好理解的方式来陈述:美联储实际上在 1929 年股灾发生的一年前就开始提高利率,而且在随后的将近四年里继续提高利率(或者说至少没有停止过)。1931 年,当世界各地的银行开始倒闭时,美联储和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没有进行干涉(或者至少说没有做出足够的反应)以阻止恐慌。
正如格林斯潘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以及在 1998 年的全球金融恐慌中采取的积极行动所证实的,这些失误可能不会重覆。在战后的美国,市场崩溃没有造成重大的经济问题。是的,1973 至 1974 年的“最受机 青睐的 50 只大型股”(Nifty Fifty)所导致的股市繁荣的崩溃(以标准普尔 500 指数计算,整个股市的下降幅度比最近的这场崩溃要大的多)恰逢一场经济萧条,但人们通常都把它归咎于石油危机,而不是股市。而 1987 年的那场令人心悸的崩盘(比 2000-2001 年的这场危机要猛烈的多,尽管持续时间要短一些),则似乎对经济全然没有造成任何影响。
的确,今天的美国人把比 1973 年或 1987 年多得多的财富投入到股市中去,而这种财富效应为把金融市场波动转移到现实经济中提供了另一条渠道。还有一种情况也可能是真实的,即经济政策的制订者将最终会犯一些从来没有想到过的错误。1929 年股灾以及其他没有导致萧条的泡沫崩溃的历史似乎表明,当事情的确变得很糟糕时,比纳斯达克指数下降 60% 更糟的事还将会发生。
这是可能的,而且的确可能:能源价格的持续上涨,某位总统或者是某国中央银行行长的愚蠢之举,债券市场危机,瘟疫,战争,你尽可以列举,因为这并不是一个免除了任何危机的世界。事实上,最近危机的局面似乎更加严重。日本陷入了泡沫后的衰退中,有些像大萧条时的情景,虽然其衰退的程度并不严重。在东南亚,1997 年的金融危机导致了经济衰退,而且后来发展到大萧条时期的严重程度,特别是在印尼。另外,除了金融泡沫之外,导致经济大幅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日本,资产清算和倒闭风潮以及其他种种新的努力(这些措施通常是在资本主义经济的金融市场崩溃之后采取的,而且为经济覆苏扫清了道路),由于文化和法律的原因,总是导致行动缓慢。在印尼,由于对外币投资的过度依赖,这个国家的中央银行不可能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因为它没有对日元、欧洲货币和美元的控制力,而这些货币对该国经济意义重大。而这个国家的不稳定的政局也无法产生积极的影响。
Friday, January 20, 2006
大势分析——黑色星期五
。。。。。。
还分析啥,真是熊的可以。。。大跌54点,跌破2250支撑,跌破10周均线,跌破50日线。。。所有的支撑都破了。
好在俺手里只有点垃圾股了,收盘还都是绿的呢。。。
有人说今天是OE日,走势不主要。。。俺就不懂了。。。
如果下周一反弹,然后再来了个黑色星期五,——那不正是熊市走法吗。
可不敢看牛了。。。至少现在不敢。。。
还分析啥,真是熊的可以。。。大跌54点,跌破2250支撑,跌破10周均线,跌破50日线。。。所有的支撑都破了。
好在俺手里只有点垃圾股了,收盘还都是绿的呢。。。
有人说今天是OE日,走势不主要。。。俺就不懂了。。。
如果下周一反弹,然后再来了个黑色星期五,——那不正是熊市走法吗。
可不敢看牛了。。。至少现在不敢。。。
要考虑学学option吗?
一定要学学了!!!
刚才俺看到GOOG一月份420的PUT,最低价是0.05,最高价时25, 500倍啊!
而股价才跌了10%。。。。俺快昏了。。。
说什么也要学学option。
GOOG跌破20日线,作空的风险不大。大不了止损。。不过俺猜测今天差价之所以这么大,是因为今天是OE日,如果今天挣不到钱,投资就都打水漂了,所以冒的风险也很大。
但为什么一月份400PUT反而才0.65呢?哦,当然了,差20元嘛。
俺好像开点窍了。。。学习中
刚才俺看到GOOG一月份420的PUT,最低价是0.05,最高价时25, 500倍啊!
而股价才跌了10%。。。。俺快昏了。。。
说什么也要学学option。
GOOG跌破20日线,作空的风险不大。大不了止损。。不过俺猜测今天差价之所以这么大,是因为今天是OE日,如果今天挣不到钱,投资就都打水漂了,所以冒的风险也很大。
但为什么一月份400PUT反而才0.65呢?哦,当然了,差20元嘛。
俺好像开点窍了。。。学习中
如果今天收成黑色的星期五
说明俺昨天认为市场调整结束的结论是错的。
希望终归只是希望。。。
大的成交量,而指数无法创出新高时,或者当个股或指数曾经创了新高,但人气指标OBV却无法创出新高时,应该是顶背离。
SEMI已经获利颇丰,虽然某些SEMI可能依然牛市,但很多庄家在出货也能看得到。比如AMD, NSM,MRVL这几天的成交量和走势。这部分领导股已成弱势,一些小盘股补涨尽管十分强劲,但也许已接近尾声。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今天的单边下跌,加上一个黑色的星期五,我看到了熊的踪影。
下周俺将观望。看看10 周线能否保得住。估计够呛。。。
希望终归只是希望。。。
大的成交量,而指数无法创出新高时,或者当个股或指数曾经创了新高,但人气指标OBV却无法创出新高时,应该是顶背离。
SEMI已经获利颇丰,虽然某些SEMI可能依然牛市,但很多庄家在出货也能看得到。比如AMD, NSM,MRVL这几天的成交量和走势。这部分领导股已成弱势,一些小盘股补涨尽管十分强劲,但也许已接近尾声。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今天的单边下跌,加上一个黑色的星期五,我看到了熊的踪影。
下周俺将观望。看看10 周线能否保得住。估计够呛。。。
Thursday, January 19, 2006
基本相信调整已经结束
这次的快速暴跌和上次的七连阳其实相辅相成,快速上涨和快速下跌,给人一种措手不及之感。但江恩说过,市场调整的幅度和时间可以互相转换的。
大盘已经在短期内回到10周均线2262附近,并得到强有力支撑。俺的感觉主力是看好后市的。最起码SEMI的主力是看好后市的。
且看昨天暴跌之后,NVLS竟然创出近期新高,可谓沙里淘金;今天的表现不用说了,高高跃起, 成功突破。
还有XLNX,一旦ER符合预期,定会有不俗表现,突破在即!
BRCM, NVDA今天也创了新高。
BRKS也借着AMD的东风开盘即突破15。
这么多股票敢于突破和创新高, 俺仍然没有看到熊的踪影。
整个板块给人的感觉仍然热血沸腾。
让我们坚定信心吧
在很多市场中,有个说法,——熊市中,我们经常拥有红色的星期一,黑色的星期五,而牛市中正好相反,可能会经常拥有黑色的星期一,但亮丽的星期五。
让我们期待明天吧。
大盘已经在短期内回到10周均线2262附近,并得到强有力支撑。俺的感觉主力是看好后市的。最起码SEMI的主力是看好后市的。
且看昨天暴跌之后,NVLS竟然创出近期新高,可谓沙里淘金;今天的表现不用说了,高高跃起, 成功突破。
还有XLNX,一旦ER符合预期,定会有不俗表现,突破在即!
BRCM, NVDA今天也创了新高。
BRKS也借着AMD的东风开盘即突破15。
这么多股票敢于突破和创新高, 俺仍然没有看到熊的踪影。
整个板块给人的感觉仍然热血沸腾。
让我们坚定信心吧
在很多市场中,有个说法,——熊市中,我们经常拥有红色的星期一,黑色的星期五,而牛市中正好相反,可能会经常拥有黑色的星期一,但亮丽的星期五。
让我们期待明天吧。
Wednesday, January 18, 2006
牛市中,股指调到10周均线位置
正是好的入场点。
一旦发现趋势扭转,就止损反手作空。
不过目前纳指还维持在10周均线上,就还当牛市看好了。
如果有耐心,许多股目前还是有机会的。
AMD在20日线得到支撑,恢复强劲走势,所以我们还有希望。
一旦发现趋势扭转,就止损反手作空。
不过目前纳指还维持在10周均线上,就还当牛市看好了。
如果有耐心,许多股目前还是有机会的。
AMD在20日线得到支撑,恢复强劲走势,所以我们还有希望。
不过,要是持有太阳能股
反倒赚了。
太阳能中的ENER, STP真强啊。。。
纳指今天跳低37点开盘,在俺两年炒股生涯从未见过,今天也算开了眼。
主要是INTC和YHOO太惨了点。。。
半导体板块除了INTC,其实算正常调整。前期涨幅过大,校正是必然的。
SOX在510处有支撑,也撑起来了,目前还没有悲观到看50日线。
不过,还要看后面的ER, AMD和XLNX的季报也很快要出来,这两个重量级人物将主导下一步SEMI的走势。
今天XLNX始终平稳在支撑位之上。如果报告好一点,走势还是值得期待的。
总的来看,有点伤元气。需要一段时间恢复。估计要等到周五。
2262是纳指10周均线所在地。今天恰巧开在2264,上面一点点。估计如果没有大的利空,纳指会波动在2262-2300之间。
太阳能中的ENER, STP真强啊。。。
纳指今天跳低37点开盘,在俺两年炒股生涯从未见过,今天也算开了眼。
主要是INTC和YHOO太惨了点。。。
半导体板块除了INTC,其实算正常调整。前期涨幅过大,校正是必然的。
SOX在510处有支撑,也撑起来了,目前还没有悲观到看50日线。
不过,还要看后面的ER, AMD和XLNX的季报也很快要出来,这两个重量级人物将主导下一步SEMI的走势。
今天XLNX始终平稳在支撑位之上。如果报告好一点,走势还是值得期待的。
总的来看,有点伤元气。需要一段时间恢复。估计要等到周五。
2262是纳指10周均线所在地。今天恰巧开在2264,上面一点点。估计如果没有大的利空,纳指会波动在2262-2300之间。
Tuesday, January 17, 2006
大盘在10日线获得支撑
SOX和纳指分别在10日线获得支撑。
纳指不仅调到2300,最低还下探了2294。
市场暂时在这稳住,在等INTC的季报。
如果还好的话,明天大盘应该有所回升。
不过,趋势可能不会很快明朗。
俺还是先到垃圾股里躲躲。。。
纳指不仅调到2300,最低还下探了2294。
市场暂时在这稳住,在等INTC的季报。
如果还好的话,明天大盘应该有所回升。
不过,趋势可能不会很快明朗。
俺还是先到垃圾股里躲躲。。。
Saturday, January 14, 2006
挺有意思的发现
看BCON的周线图,发现了个挺有意思的东西。
三年以来,每4.5个月是BCON的一段时间周期,当一个周期结束,另一个周期开始,也基本就是一个新趋势的开始。
比如三年以来有8个周期完成,1,2,3和5,6,7为上升趋势,4,8为下降趋势。而除了1不太明显外,基本都是一个周期结束,一段小趋势也结束了;一个新周期开始,一个新趋势也开始了。
由此,是否可以得出结论,BCON的一个新周期/新趋势将开始了。
从以前的分析,基本确定其突破为向上突破,那么这个趋势应该是向上的。
从前面8个周期中3上1下,再3上1下,那么是否还会有3个向上的周期呢?这个基本上无法确认,但是未来的一个新周期中,向上的可能性很大。
当然,根据历史,一个上升趋势的周期基本会有几次波动,只有周期7的升势比较顺滑。
历史会不会重演呢?
俺会等着看的。
无论如何,将伺机重新介入该股。。。
Friday, January 13, 2006
呵呵,SUNW启动了
“再看看SEMI以外的股。SUNW突破后回抽到4.5的支撑线,是个不错的入点。止损点可以设在20日均线之下一点(4.3)。或者如果能承受更大风险,可设在4.1左右。”
这是俺1月9日的笔记
今天弱势下SUNW逆势启动,完全填补了几天前的向下跳空。今天的低点4.38。。。。嘿嘿。。。正在20日线止跌
如果今天能保持住强势涨幅,后市看好。。。
这是俺1月9日的笔记
今天弱势下SUNW逆势启动,完全填补了几天前的向下跳空。今天的低点4.38。。。。嘿嘿。。。正在20日线止跌
如果今天能保持住强势涨幅,后市看好。。。
SEMI已经开始进入调整
短期涨升过快,总要有一个调整期。
今天还是长周末最后一天,估计观望的气氛会很浓。
AMD, BRCM低开,不是好兆头。
昨天SOX图形很不好看,今天继续走低在所难免。
持币观望。。。
今天还是长周末最后一天,估计观望的气氛会很浓。
AMD, BRCM低开,不是好兆头。
昨天SOX图形很不好看,今天继续走低在所难免。
持币观望。。。
Thursday, January 12, 2006
Wednesday, January 11, 2006
Tuesday, January 10, 2006
大盘面临调整
市场连续两天超买,越出布林线上归,今天自动回归校正。
如果今天不能创出新高,表明市场开始了调整。
最强势的调整是横盘,保持在5日线之上。横盘之时,也是个股补涨和乱飞的时候。指数股会带头下调。
INTC早已经开展了弱势调整。NSM中规中矩,带头调到5日线。昨天它创了新高,只高出1分钱。恢复势头要等到再创新高才能确认。
市场也是,再创新高之时才能确认新一轮升势。
今日中概和垃圾乱飞,也可以算是补涨吧。BCON今日表现甚佳。昨日1.90介入很及时。
今天SOX表现强于大势,还创了新高。主要得归功于这三只股,AMD,BRCM. MRVL。
其他主要成分股均表现调整意愿。整个指数略显疲态。
MIPS表现出乎意料。两天内抵达7元。此位置有强阻力,估计会暂时止步。
如果今天不能创出新高,表明市场开始了调整。
最强势的调整是横盘,保持在5日线之上。横盘之时,也是个股补涨和乱飞的时候。指数股会带头下调。
INTC早已经开展了弱势调整。NSM中规中矩,带头调到5日线。昨天它创了新高,只高出1分钱。恢复势头要等到再创新高才能确认。
市场也是,再创新高之时才能确认新一轮升势。
今日中概和垃圾乱飞,也可以算是补涨吧。BCON今日表现甚佳。昨日1.90介入很及时。
今天SOX表现强于大势,还创了新高。主要得归功于这三只股,AMD,BRCM. MRVL。
其他主要成分股均表现调整意愿。整个指数略显疲态。
MIPS表现出乎意料。两天内抵达7元。此位置有强阻力,估计会暂时止步。
Monday, January 09, 2006
NSM看来想创个新高
今天量还不错。
CREE成功突破,上看30。
看看垃圾股BCON,今天量不错。不知这次能不能成功突破。。。。
SUNW果然稳健的走上去,如果缺口很快被补上并能创出新高,也许很快见到5.5
CREE成功突破,上看30。
看看垃圾股BCON,今天量不错。不知这次能不能成功突破。。。。
SUNW果然稳健的走上去,如果缺口很快被补上并能创出新高,也许很快见到5.5
NSM有向上突破的意思。
大盘目前还没有调整的意思。
INTC调整了一次,在26得到支撑。
现在是个股轮涨阶段。
再看看SEMI以外的股。SUNW突破后回抽到4.5的支撑线,是个不错的入点。止损点可以设在20日均线之下一点(4.3)。或者如果能承受更大风险,可设在4.1左右。
SEMI中ONNN, MIPS, IMOS几只小股票涨得都很不错。。。
INTC调整了一次,在26得到支撑。
现在是个股轮涨阶段。
再看看SEMI以外的股。SUNW突破后回抽到4.5的支撑线,是个不错的入点。止损点可以设在20日均线之下一点(4.3)。或者如果能承受更大风险,可设在4.1左右。
SEMI中ONNN, MIPS, IMOS几只小股票涨得都很不错。。。
Friday, January 06, 2006
如果捣乱者是高手
俺很高兴能与高手想到一块去了。
http://wishufly.blogspot.com/2005/12/blog-post_02.html
(Edit: link 不好使,见俺12月2日的笔记。)
然而俺还有太多的地方要学习的。
--比如,自信。当然,这建立在正确的操作策略基础之上。。自信,但一旦事情朝反方向发展,要早做好两手准备。
--还是自信。虽然俺画得出上面的图,让俺相信还有1000点的涨幅俺是绝对没有这个信心的,如果捣乱者不提出来的话。捣乱者现在是上下看900点。
--关于大熊市的2323-24xx是怎么看出来的。 2025的支撑是看得出来,是去年的低点。这个2323,俺急切地想知道这个点是怎么来的。
------还有很多,慢慢总结。
Thursday, January 05, 2006
观察股价对消息的反映
有时候观察股价对消息的反映,会非常可靠地指出后市的走向,如图tol和会计问题两次消息,当天都有抛售,但你看周五的股价己使这二次抛空的行为全部被套住了,这是一个非常强势的暗示。
这个一定要Mark, 感谢捣乱者。
这个一定要Mark, 感谢捣乱者。
说过SEMI的春天来了,很多人不感冒
BRCM又创新高了。。
AMD,不用提了。。。
XLNX跳上碰到200周均线,还是有阻力的。不过此股走势强劲,成交量大增,突破有望。。。值得关注。。。
只有NOVL滞涨。。。
波段做SEMI,以现在的走势在俺看来把握最大。
对别的板块如什么医药生物,能源黄金。。。。没概念。。。
网络股除了GOOG,实在没啥看头。。。
AMD,不用提了。。。
XLNX跳上碰到200周均线,还是有阻力的。不过此股走势强劲,成交量大增,突破有望。。。值得关注。。。
只有NOVL滞涨。。。
波段做SEMI,以现在的走势在俺看来把握最大。
对别的板块如什么医药生物,能源黄金。。。。没概念。。。
网络股除了GOOG,实在没啥看头。。。
SEMI在XLNX利好刺激下奋力向上
拉动了大盘。INTC站在26之上,如果能站稳,还能再上台阶!
看看能否站稳了。。。。这支股不太好说。。。。
NSM暂时的目标28-28.20, 此位置可以暂时获利了结,然后静待回调获突破。
今天最高27.79, 离目标不远了。。。
看看能否站稳了。。。。这支股不太好说。。。。
NSM暂时的目标28-28.20, 此位置可以暂时获利了结,然后静待回调获突破。
今天最高27.79, 离目标不远了。。。
Wednesday, January 04, 2006
如果今天能在2250上站住
新高指日可待。
主力还是有心往高做的。
为什么不呢?INTC已经跌得够狠了,在25元处需要反弹。
GOOG总是有些好消息,说谣言也好,在前面诱惑着,促使你不得不做多。
SOX回归到10周均线并止跌,反转向上。
今天跳高三个点,是好事情。如果站稳了2250,几天内就不会回补了。。
有人说这是个反弹,就12月的下降通道来看,是反弹就不会弹到2250之上。
今天稳站于20日均线,5,10日金叉,创了新高,很牛的。
主力还是有心往高做的。
为什么不呢?INTC已经跌得够狠了,在25元处需要反弹。
GOOG总是有些好消息,说谣言也好,在前面诱惑着,促使你不得不做多。
SOX回归到10周均线并止跌,反转向上。
今天跳高三个点,是好事情。如果站稳了2250,几天内就不会回补了。。
有人说这是个反弹,就12月的下降通道来看,是反弹就不会弹到2250之上。
今天稳站于20日均线,5,10日金叉,创了新高,很牛的。
Tuesday, January 03, 2006
NSM总是觉得量价配合不理想
其实还是AMD最强。多好的牛股!
又胆小,还太拘泥于技术,典型的低手。。。
还是觉得AMD难做。有点类似GOOG或者AAPL。不知道什么时候介入最合适,又总怕拿了个顶。。
关注NSM因为觉得它在SOX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不论涨跌,总是先行一步。
05年表现的又比较强。
又胆小,还太拘泥于技术,典型的低手。。。
还是觉得AMD难做。有点类似GOOG或者AAPL。不知道什么时候介入最合适,又总怕拿了个顶。。
关注NSM因为觉得它在SOX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不论涨跌,总是先行一步。
05年表现的又比较强。
起伏跌宕的一天
俺前天一片长分析,把能想到的所有的可能都想到了,就是没想到一天之内,俺提到的所有可能都出现了。。
先是大幅高开,让俺以为岛型反转了;
然后是下挫到2200,让俺以为缺口补上要平盘了;岛型反转的希望基本破灭了;
然后是破2200到2190,让俺以为熊来了,又一阵悲观了;
然后是回到2200之上,让俺以为又要平盘了;
然后是突然飚涨到2220,让俺喜出望外了;
然后是接着飚到2249,让俺目瞪口呆了;
。。。。。。
俺的心态应该代表散户的典型心态。。。也可以看出主力是如何玩弄散户于股掌之上。。。
唯一正确的判断是NSM领先大盘上涨时,俺看出它是在诱空,实乃做多。
其实NSM已经领先大盘一步,以NSM度大盘,就正确了。。。
不管牛市能持续多久,趋势向上就作多。方向不明时就观望。
本周还有三个交易日,将回归站稳10周线。能不能站上2250?看今天的气势——问题不大吧
先是大幅高开,让俺以为岛型反转了;
然后是下挫到2200,让俺以为缺口补上要平盘了;岛型反转的希望基本破灭了;
然后是破2200到2190,让俺以为熊来了,又一阵悲观了;
然后是回到2200之上,让俺以为又要平盘了;
然后是突然飚涨到2220,让俺喜出望外了;
然后是接着飚到2249,让俺目瞪口呆了;
。。。。。。
俺的心态应该代表散户的典型心态。。。也可以看出主力是如何玩弄散户于股掌之上。。。
唯一正确的判断是NSM领先大盘上涨时,俺看出它是在诱空,实乃做多。
其实NSM已经领先大盘一步,以NSM度大盘,就正确了。。。
不管牛市能持续多久,趋势向上就作多。方向不明时就观望。
本周还有三个交易日,将回归站稳10周线。能不能站上2250?看今天的气势——问题不大吧
看来“平”走的可能性最大
妹妹们总是不让事件很快明朗化。
或者说多空争夺很激烈。总之。。。不让俺们小散民搞清楚你了。
“假设明日平开窄幅波动,或高开低走,但仍然在2200处得到支撑,这是“平”的可能性。“平”最关键的特点是跳空缺口得不到回补或者补上之后即受到阻挡,结束反弹。如果明天平走,那还要看后两日的走势。有一种说法叫做缺口三天不补,近期内回补的可能性就不大了。那我们也无法期望第四个交易日即本周五高开高走,回归10周均线。(当然如果周五有特大利好,也不排除这种可能,那依然可以看好后市。)即使缺口全补,却遭到强大阻挡无法突破,那么向下突破也是必然。所以如果平走,就要看后三天的走势确认。”
这是“下”的走势。“假设明日低走并向下突破2200,又无法夺回阵地,则大势去矣。创新低将会确认缺口的中继形态,趋势继续向下,而且会引发恐慌抛盘。。。。第一目标就得看2150了。。。”
但如果阵地被夺回,收盘时还撑得住2200,那就还得算是“平”走。。。
或者说多空争夺很激烈。总之。。。不让俺们小散民搞清楚你了。
“假设明日平开窄幅波动,或高开低走,但仍然在2200处得到支撑,这是“平”的可能性。“平”最关键的特点是跳空缺口得不到回补或者补上之后即受到阻挡,结束反弹。如果明天平走,那还要看后两日的走势。有一种说法叫做缺口三天不补,近期内回补的可能性就不大了。那我们也无法期望第四个交易日即本周五高开高走,回归10周均线。(当然如果周五有特大利好,也不排除这种可能,那依然可以看好后市。)即使缺口全补,却遭到强大阻挡无法突破,那么向下突破也是必然。所以如果平走,就要看后三天的走势确认。”
这是“下”的走势。“假设明日低走并向下突破2200,又无法夺回阵地,则大势去矣。创新低将会确认缺口的中继形态,趋势继续向下,而且会引发恐慌抛盘。。。。第一目标就得看2150了。。。”
但如果阵地被夺回,收盘时还撑得住2200,那就还得算是“平”走。。。
今天整体上科技股表现不错。
大盘最弱的时候SEMI还有一片绿呢。
GOOG和AAPL又强行拉上了短期均线。
SOX没有创新低。还强行将大盘拉上2200。
几只SEMI重量级INTC, AMD, NSM, NOVL, TXN。。。 还不错了。。。
GOOG和AAPL又强行拉上了短期均线。
SOX没有创新低。还强行将大盘拉上2200。
几只SEMI重量级INTC, AMD, NSM, NOVL, TXN。。。 还不错了。。。
一片惨淡中NSM突然异军突起
可惜成交量没有跟上。
看小时图整个一个上涨无量,下跌有量。。。
不过今天在底部承接的力度似乎很强,导致今天成交量大增。。
不管怎样,今天它没有创新低。表现还是不错的。目前在5日线26.20受到阻挡。
大盘在2200受到阻挡。。。
看小时图整个一个上涨无量,下跌有量。。。
不过今天在底部承接的力度似乎很强,导致今天成交量大增。。
不管怎样,今天它没有创新低。表现还是不错的。目前在5日线26.20受到阻挡。
大盘在2200受到阻挡。。。
最不情愿的走势出现了,但还得面对现实
大盘已经进入下降通道。
在破掉2200那一刻,俺对大盘的后市异常悲观。有着特别的感觉。
甚至觉得前期对那个两年的楔形上升通道的走势的突破是个不折不扣的假突破。虽然以前也有这样的隐忧,但念头总是一闪即过。。。心头总是愿意留存着最美好的愿望。。。
其实心里清楚,一个楔形的上升通道结束后,往往伴随着向下突破。
。。。。。。
目前对大势的看法开始向长线看空倾斜。。。。长线,应该以年算。。。。
是否应该抛开那个上升楔形呢???
这只是目前心头的一些想法而已,纯属个人瞎合计。。。希望不影响大家判断。。。俺知道,一种思维在心里扎下了根,恐怕会影响操作。总是跟着眼前的趋势走才是最正确的。。
不说了。还是回到短期眼前的盘子来吧。
俺会继续就技术面进行分析。。。
大家保重。。。
在破掉2200那一刻,俺对大盘的后市异常悲观。有着特别的感觉。
甚至觉得前期对那个两年的楔形上升通道的走势的突破是个不折不扣的假突破。虽然以前也有这样的隐忧,但念头总是一闪即过。。。心头总是愿意留存着最美好的愿望。。。
其实心里清楚,一个楔形的上升通道结束后,往往伴随着向下突破。
。。。。。。
目前对大势的看法开始向长线看空倾斜。。。。长线,应该以年算。。。。
是否应该抛开那个上升楔形呢???
这只是目前心头的一些想法而已,纯属个人瞎合计。。。希望不影响大家判断。。。俺知道,一种思维在心里扎下了根,恐怕会影响操作。总是跟着眼前的趋势走才是最正确的。。
不说了。还是回到短期眼前的盘子来吧。
俺会继续就技术面进行分析。。。
大家保重。。。
Sunday, January 01, 2006
看牛看熊的理由?
新年前最后一日的跳空大跌浇了俺一盆冷水。大盘收在了10周均线之下。就是说如果下周不能收复失地,重归10周均线之上,2150将是短期大盘的必然归宿。
前期一直企盼大盘会下探至2220-2200区间并获得支撑,经过充分调整之后重归牛市,毕竟这一突破非同以往,并且大盘在突破这一区间之后一直没有有效地回调确认。
纳指果真调到这个区域,还在最后一刻探到了2200。然而看了2005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走势,俺有一刻突然感到悲观,之前对牛市的信心突然没了,为什么?因为俺看到NSM在完成了一个下降三角形之后,竟然是向下突破!俺还看到GOOG和AAPL实实在在地落到了短期均线的下方。。。俺还看到INTC五连阴熊气冲天。。。俺丧失了坚守2200的信心~
然而。。
理了理思路,清醒一下头脑,俺还是找到了一些牛市的理由。。。
比如,——纳指会形成岛型反转吗?
这个可能性不低。
虽说去年新年开盘“红”给俺们留的印象不浅,若说今年会重蹈覆辙却也未必。向上跳空高开,似乎更符合大众品位并容易激发热情。向下的动力在哪里?我们已经挫到2200这个支撑位了。击破此位置真的那么容易吗? 抛开技术面反弹不谈,就大众心理来说,2200这个点位也应该是非常重要的。当多方轻易弃守这个点时,肯定会招致兵败如山倒。。。
那么一旦高开高收,起实质意义何在呢?还是来看看图吧。
上一交易日前面留下的是近10个点的低开缺口。理论上说,缺口是一种中继形态,在缺口出现后往往会继续原有趋势,并在缺口处形成强大阻力。
纳指在上周五开2208,收2205,全日波动在2210-2200,属于窄幅波动。
明天怎么走,只有上,平,下三种可能。 分别来假设一下。
假设明天高开在2208点之上,并且全日维持了上涨趋势,收成中大阳线,最好是收在2220或以上,如果是光头那么涨幅小一点也可以。这就是个典型的岛型反转形态。这是“上”的可能性。也是最好的可能。岛型反转是一种强势反转,它将彻底扭转缺口形成的趋势中继形态。那么随后的交易日我们也有理由看得更好。 因为本周只有四个交易日。10周线在2218-2220处,如果形成岛型反转,本周收在2218之上的可能性几乎为100%。站在2240或20日均线之上的可能性也很大。这样,上升通道就还能得到维持。
假设明日平开窄幅波动,或高开低走,但仍然在2200处得到支撑,这是“平”的可能性。“平”最关键的特点是跳空缺口得不到回补或者补上之后即受到阻挡,结束反弹。如果明天平走,那还要看后两日的走势。有一种说法叫做缺口三天不补,近期内回补的可能性就不大了。那我们也无法期望第四个交易日即本周五高开高走,回归10周均线。(当然如果周五有特大利好,也不排除这种可能,那依然可以看好后市。)即使缺口全补,却遭到强大阻挡无法突破,那么向下突破也是必然。所以如果平走,就要看后三天的走势确认。
假设明日低走并向下突破2200,又无法夺回阵地,则大势去矣。创新低将会确认缺口的中继形态,趋势继续向下,而且会引发恐慌抛盘。。。。第一目标就得看2150了。。。
市场会走向何方?还有其他事实。。。。
——纳指上一周成交量为2年最低。
——GOOG和AAPL似乎总没有熊市,最多也就是横盘。
——INTC25左右有支撑。并且近两周成交量相当低。
——SOX收于一颗锤头。
——NSM向下突破,但形成十字,一旦明日走高将可能形成十字反转。(下降三角形向下突破,不必太悲观,俺想起了去年此时的INTC,下降三角形向下突破22.3,当天收于21.89,却是05年的最低点。)。
前期一直企盼大盘会下探至2220-2200区间并获得支撑,经过充分调整之后重归牛市,毕竟这一突破非同以往,并且大盘在突破这一区间之后一直没有有效地回调确认。
纳指果真调到这个区域,还在最后一刻探到了2200。然而看了2005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走势,俺有一刻突然感到悲观,之前对牛市的信心突然没了,为什么?因为俺看到NSM在完成了一个下降三角形之后,竟然是向下突破!俺还看到GOOG和AAPL实实在在地落到了短期均线的下方。。。俺还看到INTC五连阴熊气冲天。。。俺丧失了坚守2200的信心~
然而。。
理了理思路,清醒一下头脑,俺还是找到了一些牛市的理由。。。
比如,——纳指会形成岛型反转吗?
这个可能性不低。
虽说去年新年开盘“红”给俺们留的印象不浅,若说今年会重蹈覆辙却也未必。向上跳空高开,似乎更符合大众品位并容易激发热情。向下的动力在哪里?我们已经挫到2200这个支撑位了。击破此位置真的那么容易吗? 抛开技术面反弹不谈,就大众心理来说,2200这个点位也应该是非常重要的。当多方轻易弃守这个点时,肯定会招致兵败如山倒。。。
那么一旦高开高收,起实质意义何在呢?还是来看看图吧。
上一交易日前面留下的是近10个点的低开缺口。理论上说,缺口是一种中继形态,在缺口出现后往往会继续原有趋势,并在缺口处形成强大阻力。
纳指在上周五开2208,收2205,全日波动在2210-2200,属于窄幅波动。
明天怎么走,只有上,平,下三种可能。 分别来假设一下。
假设明天高开在2208点之上,并且全日维持了上涨趋势,收成中大阳线,最好是收在2220或以上,如果是光头那么涨幅小一点也可以。这就是个典型的岛型反转形态。这是“上”的可能性。也是最好的可能。岛型反转是一种强势反转,它将彻底扭转缺口形成的趋势中继形态。那么随后的交易日我们也有理由看得更好。 因为本周只有四个交易日。10周线在2218-2220处,如果形成岛型反转,本周收在2218之上的可能性几乎为100%。站在2240或20日均线之上的可能性也很大。这样,上升通道就还能得到维持。
假设明日平开窄幅波动,或高开低走,但仍然在2200处得到支撑,这是“平”的可能性。“平”最关键的特点是跳空缺口得不到回补或者补上之后即受到阻挡,结束反弹。如果明天平走,那还要看后两日的走势。有一种说法叫做缺口三天不补,近期内回补的可能性就不大了。那我们也无法期望第四个交易日即本周五高开高走,回归10周均线。(当然如果周五有特大利好,也不排除这种可能,那依然可以看好后市。)即使缺口全补,却遭到强大阻挡无法突破,那么向下突破也是必然。所以如果平走,就要看后三天的走势确认。
假设明日低走并向下突破2200,又无法夺回阵地,则大势去矣。创新低将会确认缺口的中继形态,趋势继续向下,而且会引发恐慌抛盘。。。。第一目标就得看2150了。。。
市场会走向何方?还有其他事实。。。。
——纳指上一周成交量为2年最低。
——GOOG和AAPL似乎总没有熊市,最多也就是横盘。
——INTC25左右有支撑。并且近两周成交量相当低。
——SOX收于一颗锤头。
——NSM向下突破,但形成十字,一旦明日走高将可能形成十字反转。(下降三角形向下突破,不必太悲观,俺想起了去年此时的INTC,下降三角形向下突破22.3,当天收于21.89,却是05年的最低点。)。
Subscribe to:
Posts (Atom)